不经之谈
【拼音】:bù jīng zhī tán
【注音】:ㄅㄨˋㄐ一ㄥㄓㄊㄢˊ
【词性】:成语。
【简体】:不经之谈
【繁体】:不經之談
词语解释不经之谈bùjīngzhītán(1)荒诞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例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红楼梦》英unfoundedrumour;cock-and-bullstory不经之谈[bùjīngzhītán]⒈荒诞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例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红楼梦》英unfoundedrumour;cock-and-bullstory;
基础解释经:正常。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引证解释⒈荒诞或没有根据的话。引晋羊祜《戒子书》:“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太平广记》卷四二四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濛阳湫》:“云安县西有小汤溪。土俗云:此溪龙与云安溪龙为亲。此乃不经之谈也。”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神怪不经之谈,在文学中自有一种位置。”
综合释义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些~,也没人理他。◎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
网友释义不经之谈(bùjīngzhītán):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汉语大词典荒诞或没有根据的话。晋羊祜《戒子书》:“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太平广记》卷四二四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濛阳湫》:“云安县西有小汤溪。土俗云:此溪龙与云安溪龙为亲。此乃不经之谈也。”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神怪不经之谈,在文学中自有一种位置。”
国语辞典不经之谈[bùjīngzhītán]⒈荒诞、没有根据的话。引《红楼梦·第三回》:「疯疯颠颠,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反不刊之论不易之论成语解释不经之谈
辞典修订版荒诞、没有根据的话。《红楼梦.第三回》:「疯疯颠颠,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荒诞?没有根据的话。红楼梦˙第三回:疯疯颠颠,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国语词典荒诞、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晋·羊祜《戒子书》:“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其他释义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1.他们的主要理据是,五运之说不见于六经,乃阴阳家不经之谈,就其本质而言,可以说是与谶纬一路的东西,所以根本就不值得信奉。
2.这则奇异传说,无论何人,骤然听了,不但不会置信,并且会诧为怪诞不经之谈。
3.这样怪诞不经之谈,为何梁府后人会信而不疑呢?那堪舆师自有一番理由。
4.因为种种关于韩众的不经之谈,虽皆基于秦韩众的历史原型,其意不在提供任何关于韩众的确切年代讯息,而在渲染仙道。
5.并没有什么格虎之戟一说,格虎亦是不经之谈,如此夸张应该是为了推销商品。
6.在正统的文艺家眼中,这类通俗读物完全是不经之谈。
7.这类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神怪荒谬、无稽不经之谈,是最符合中国老百姓信天信命的唯心论观点的。
8.道听途说,多属不经之谈,不可轻信。
9.你看他在老师面前胡说八道,说的都是些不经之谈,让老师还以为我有多坏呢!
10.现在有种看手相的书,里面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jīng,jìng
[jīng]
[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tán
[tán]
(1)(动)说话或讨论:~论|~心。
(2)(名)所说的话:高~|奇~。
(3)(T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