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拼音】:lǐ chéng
【繁体】:李成
词语解释⒈ 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先世为唐宗室,避乱迁居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精赋诗鼓琴弈棋。尤擅画山水,自成一家,用墨清淡,有惜墨如金之称,与关仝、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大流派。现存《读碑窠石图》,为宋代摹本。⒈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先世为唐宗室,避乱迁居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精赋诗鼓琴弈棋。尤擅画山水,自成一家,用墨清淡,有惜墨如金之称,与关仝、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大流派。现存《读碑窠石图》,为宋代摹本。
国语辞典⒈ 人名。(西元919~967)字咸熙,号营丘。祖籍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避战乱迁居青州益都(今山东营丘)。五代、宋初著名画家。善琴棋书画,尤擅画山水。初师事荆浩、关仝,后自成一家。好用淡墨表现烟云变幻,有惜墨如金之称。与范宽、董源为北宋山水的三大主流派,对后世影响甚大。现存作品极少,仅有与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为宋代摹本。李成[lǐchéng]⒈人名。(西元919~967)字咸熙,号营丘。祖籍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避战乱迁居青州益都(今山东营丘)。五代、宋初著名画家。善琴棋书画,尤擅画山水。初师事荆浩、关仝,后自成一家。好用淡墨表现烟云变幻,有惜墨如金之称。与范宽、董源为北宋山水的三大主流派,对后世影响甚大。现存作品极少,仅有与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为宋代摹本。
辞典修订版人名。(公元919~967)字咸熙,号营丘。祖籍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避战乱迁居青州益都(今山东营丘)。五代、宋初闻名画家。善琴棋书画,尤擅画山水。初师事荆浩、关仝,后自成一家。好用淡墨表现烟云变幻,有惜墨如金之称。与范宽、董源为北宋山水的三大主流派,对后世影响甚大。现存作品极少,仅有与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为宋代摹本。
法语Li Cheng
其他释义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先世为唐宗室,避乱迁居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精赋诗鼓琴弈棋。尤擅画山水,自成一家,用墨清淡,有惜墨如金之称,与关仝、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大流派。现存《读碑窠石图》,为宋代摹本。
读音:lǐ
[lǐ]
(1)(名)(~子)小乔木;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是普通水果。
(2)(名)(~子)这种植物的果实。
(3)(名)(Lǐ)姓。
读音:chéng
[chéng]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