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农族
【拼音】:bù nóng zú
【繁体】:布農族
【拼音】:bù nóng zú
法语Bunun
辞典修订版台湾地区原住民族之一。分布在南投、高雄、台东、花莲的山区。人口约四万一千。天生骁勇善战,有黥面及凿齿的风俗。在音乐、舞蹈方面颇具特色。头目住家前或附近,搭有摆放人头骨的首棚,所摆的人头越多,代表族人越勇敢。在原住民各族中为活动力最强,移动率最大,对高山气候最能适应的一族。也称为「蒲嫩族」、「武仑族」。
读音:bù
[bù]
(1)(名)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鞋。
(2)姓。
(3)(动)宣告;宣布:发~|公~|~告|开诚~公。
(4)(动)散布;分布:阴云密~|铁路公路遍~全国。
(5)(动)布置:~局|~下天罗地网。
读音:nóng
[nóng]
(1)(名)农业:~村|~场|~具|~林|~忙|~田|~闲|~械|~学|~药|~产品。
(2)(名)农民:~会|~协|~夫|~妇。
(3)(名)(Nónɡ)姓。
读音:zú
[zú]
(1)(名)家族
(2)(名)古代的一种酷刑;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刑。
(3)(名)种族;民族:汉~。
(4)(名)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