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
【拼音】:huán wēn
【繁体】:桓溫
【拼音】:huán wēn
网友释义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权臣,晋明帝司马绍女婿,宣城太守桓彝长子。出身谯国桓氏,姿貌伟岸,豪爽大度。迎娶南康公主,拜驸马都尉,袭封万宁县男。咸康元年(335年),出任琅琊太守。参与庾翼北伐,迁徐州刺史。永和元年(345年),迁使持节、安西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都督,掌握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临贺郡公,声名大振。累迁大司马,册封南郡公。掌权期间,抑制朋党,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三次出兵北伐,在声望受损后,奢求朝廷加九锡,受制于王谢势力...
法语Huan Wen
辞典修订版人名。(公元312~378)字元子,晋龙亢人。初拜驸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马,与前燕慕容垂战于枋头,大败而还,后废帝奕,立简文帝,阴谋篡夺,威势显赫,旋以疾卒。
读音:huán
[huán]
(1)(名)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为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2)(名)姓。
读音:wēn
[wēn]
(1)(形)温暖;不冷不热。
(2)(名)温度:气~。
(3)(动)稍加热:~酒。
(4)(动)温习:~课。
(5)(形)性情柔和:~顺。
(6)(名)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