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礼
【拼音】:yǔn lǐ
【繁体】:允禮
【拼音】:yǔn lǐ
词语解释清人。圣祖第十七子,号静远斋、春和主人,諡毅。雍正初,封多罗果郡王,管户部事,乾隆中卒,书室名春和堂。着有《春和堂集》、《静远斋集》、《奉使纪行诗集》。曾属方望溪为辑《古文约选》。见《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六》。
网友释义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1697年3月24日—1738年3月21日),原名爱新觉罗·胤礼,满洲正红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为纯裕勤妃。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序齿为第十七。允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于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办理苗疆事务。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主刑部事务,由于身体较弱,乾隆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
读音:yǔn
[yǔn]
(1)(动)许可。
(2)(形)公平;适当。
读音:lǐ
[lǐ]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