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所
【拼音】:yì suǒ
【注音】:一ˋㄙㄨㄛˇ
【结构】:役(左右结构)所(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役作的处所。役所[yìsuǒ]⒈役作的处所。
基础解释役作的处所。
引证解释⒈役作的处所。引《宋史·王能传》:“护城祁州,躬率丁夫,旦暮不离役所,宴犒周洽。”
网络解释役所役所,读音为yìsuǒ,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役作的处所。
汉语大词典役作的处所。《宋史·王能传》:“护城祁州,躬率丁夫,旦暮不离役所,宴犒周洽。”
其他释义1.役作的处所。
1.君子做事依据天理而行,所以常常心情舒畅、安泰;小人做事被物欲所奴役,所以会有很多的忧愁、悲伤。
2.而避免在不利条件下的无把握的决战,例如彰德等地战役所采的方针。
3.笔者从死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论证,认为死刑的一般威慑预防功能是服劳役所不能比拟的。
4.多于上述四战役所毙伤敌军的总和。
5.此次战役所以能得胜,除诱敌战略成功外,我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更是主因。
6.镇上有讲武堂,专为松谷镇平民子弟开设,学习搏杀武技,操演沙场阵法,以备日后服役所用。
7.“渔业署”指出,鼓山渔港在日据时代末期,因都市化运动造成市役所、火车站等机关内移,二次大战时期导致建物毁坏,昔日繁华成为过往云烟。
8.五角大楼的人撤离的时候,带走了重建拥有历史上证明文件最翔实的战役所需的全部资料.
9.第一站是二级古迹台中市役所,这个浓厚日本味的名字,可看出日据时代它是台中市的官厅所在。(www.chazidian.com/zj-363649/查字典造句)
读音:yì
[yì]
(1)(名)需要出劳力的事:劳~|徭~。
(2)(名)兵役:服~|现~|退~|预备~。
(3)(动)驱使:奴~。
(4)(名)旧时指供使唤的人:仆~|衙~。
(5)(名)战争;战役。
读音:suǒ
[suǒ]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