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无妄
【拼音】:zhēn shí wú wàng
词语解释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然诚者,真实无妄,安得有恶!”
基础解释无妄:意想不到的。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1.即是说人要言由心出、表里一致、真实无妄、信守诺言。
2.诚信是古人崇敬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诚信是一种人的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
3.“诚”本身强调的是真诚,“诚”是道德的真,真实无妄,真实不欺,真心实意,诚心诚意。
4.《我与胡适》中玉老以红学为中心,坦坦荡荡,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写出真实无妄的历史,周玉老与胡适的交往,是非曲直,和山高水长之情。
5.天道是“真实无妄”的,人作为天地之产物,在德性上也保持着与天道相一致的“真实无妄”的特性。
6.传统的诚信思想是与天道的真实无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故而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7.三十八年,晋尔为郡王加封号为诚,诚者纯也真实无妄。
8.佛教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假设,来说明明心见性以实现和世界共通的可能性,而儒家则通过“诚”——真实无妄的澄明心灵来实现与世界的共通。
9.说的是,宇宙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它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无妄的,人承认它是那样,人不承认它还是那样。
10.要求学生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公而无私;诚,真实无妄谓之诚。
读音:zhēn
[zhēn]
(1)(形)真实;真诚
(2)(副)的确;实在(强调程度深):时间过得~快!|“人勤地不懒”这话~不假。
(3)(形)清楚确实:黑板
读音:shí
[shí]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wàng
[wàng]
(1)(形)乱。
(2)(形)虚妄;不合实际的:狂~|愚~。
(3)(形)非分的;出了常规的;胡乱:~求|~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