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圖
【拼音】:cǎo tú
【结构】:草(上下结构)圖(全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草图cǎotú。(1)初步画出的图样。
网络解释草图释义
网友释义释义草图:“草”,顾名思义,说明初始化表达设计或者形体概念的阶段,充满了可以继续推敲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应该能够表达初期的意向和概念。“图”,则说明了其具有的图纸特点和大致的比例和形体的准确度。因此,草图以能够说明基本意向和概念为佳。通常不要求很精细。
法语esquisse、croquis
国语词典初步画出轮廓而不十分精确的设计图。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
读音:tú
[tú]
1.“图”的繁体字。
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
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
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
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
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
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