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邮
【拼音】:tíng yóu
【注音】:ㄊ一ㄥˊ一ㄡˊ
【结构】:亭(上下结构)邮(左右结构)
【繁体】:亭郵
词语解释古代沿途设置﹑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亭邮[tíngyóu]⒈古代沿途设置、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
引证解释⒈古代沿途设置、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引《说文·木部》:“桓,亭邮表也。”徐锴繫传:“亭邮立木为表……古者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邮,过也,所以止过客也。”《宋史·礼志十一》:“绍兴二年十一月,礼部、太常寺言:‘渊圣皇帝御名,见於经传义训者,或以威武为义,或以回旋为义,又为植立之象,又为亭邮表名,又为圭名,又为姓氏,又为木名,当各以其义类求之。’”
网络解释亭邮古代沿途设置供歇宿的馆舍
综合释义古代沿途设置、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说文·木部》:“桓,亭邮表也。”徐锴繫传:“亭邮立木为表……古者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邮,过也,所以止过客也。”《宋史·礼志十一》:“绍兴二年十一月,礼部、太常寺言:‘渊圣皇帝御名,见於经传义训者,或以威武为义,或以回旋为义,又为植立之象,又为亭邮表名,又为圭名,又为姓氏,又为木名,当各以其义类求之。’”
汉语大词典古代沿途设置、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说文·木部》:“桓,亭邮表也。”徐锴系传:“亭邮立木为表……古者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邮,过也,所以止过客也。”《宋史·礼志十一》:“绍兴二年十一月,礼部、太常寺言:‘渊圣皇帝御名,见于经传义训者,或以威武为义,或以回旋为义,又为植立之象,又为亭邮表名,又为圭名,又为姓氏,又为木名,当各以其义类求之。’”
其他释义1.古代沿途设置﹑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
1.第十一条邮政企业应当在方便群众的地方设置分支机构、邮亭、报刊亭、邮筒等设施,或者进行流动服务。
2.邮政企业应当在方便群众的地方设置分支机构、邮亭、报刊亭、邮筒等设施,或者进行流动服务。
3.在两驿之间不设驿站的一般道路上,普遍设有邮亭、邮舍,十里一亭,五里一邮,保障一般公文的传递。【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68137/造句】
4.在两驿之间不设驿站的一般道路上,普遍设有邮亭、邮舍,十里一亭,五里一邮,保障一般公文的传递。【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tíng
[tíng]
(1)(名)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
(2)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书~|岗~。
(3)适中;均匀:~午。
读音:yóu
[yóu]
(1)(动)邮寄;邮汇:上月给家里~了二十元。
(2)(形)有关邮务的:~包|~车|~费|~件|~局|~票|~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