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母
【拼音】:tài mǔ
【注音】:ㄊㄞˋㄇㄨˇ
【结构】:太(独体结构)母(独体结构)
【简体】:太母
【繁体】:太母
词语解释太母tàimǔ。1. 祖母。2. 泛称皇帝的母亲和祖母。太母[tàimǔ]⒈祖母。例候太公太母起居。——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英grandmother;⒉泛称皇帝的母亲和祖母。
基础解释祖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太母,祖母也,犹谓祖为大父。熙寧元丰间称曹太皇为太母。元祐中,称高太皇为太母。皆谓帝之祖母尔。”泛称皇帝的母亲和祖母。《旧唐书·后妃传下·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后歷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
引证解释⒈祖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太母,祖母也,犹谓祖为大父。熙寧元丰间称曹太皇为太母。引元祐中,称高太皇为太母。皆谓帝之祖母尔。”⒉泛称皇帝的母亲和祖母。引《旧唐书·后妃传下·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后歷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
网络解释太母太母:又称“大母”、“王母”、“重慈”。
综合释义祖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太母,祖母也,犹谓祖为大父。熙寧元丰间称曹太皇为太母。元祐中,称高太皇为太母。皆谓帝之祖母尔。”泛称皇帝的母亲和祖母。《旧唐书·后妃传下·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后歷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太母[tàimǔ]祖母。《称谓录.卷一.祖母.太母》:「老学庵笔记,太母,祖母也。」
网友释义太母:又称“大母”、“王母”、“重慈”。
汉语大词典(1).祖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太母,祖母也,犹谓祖为大父。熙宁元丰间称曹太皇为太母。元祐中,称高太皇为太母。皆谓帝之祖母尔。”(2).泛称皇帝的母亲和祖母。《旧唐书·后妃传下·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后历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
国语辞典祖母。太母[tàimǔ]⒈祖母。引《称谓录·卷一·祖母·太母》:「老学庵笔记,太母,祖母也。」
辞典修订版祖母。《称谓录.卷一.祖母.太母》:「老学庵笔记,太母,祖母也。」
其他释义1.祖母。2.泛称皇帝的母亲和祖母。
1.‘比萧哲(金使)以国书来,许归梓宫、太母及河南地,天下皆知上国寻海上之盟,与民休息,使人奉命通好两国耳。
读音:tài
[tài]
(1)(形)高;大:~湖|~庙。
(2)(形)极;最:~阳。
(3)(形)身份最高或辈份更高的:~师。
(4)(副)表示程度过分:汤~热;烫嘴。
(5)(副)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这方案~好了。
(6)(副)很;用于否定:不~好。
(7)(Tài)姓。
读音:mǔ
[mǔ]
(1)(名)母亲:~女|老~。
(2)(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
(3)(形)(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的):~鸡|~牛。
(4)(形)(~儿)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
(5)(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6)(M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