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拼音】:bā jīn
【注音】:ㄅㄚㄐ一ㄣ
【词性】:名词。
【结构】:巴(独体结构)金(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904-)作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1927年留学法国。回国后曾主编《文学丛刊》等。抗战时期与茅盾等合编《呐喊》、《烽火》等杂志,宣传抗日救国。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主席,主编《收获》、《上海文学》等刊物。著有长篇小说《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随想录》等。译有俄国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有《巴金文集》。巴金[bājīn]⒈(1904-)作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1927年留学法国。回国后曾主编《文学丛刊》等。抗战时期与茅盾等合编《呐喊》、《烽火》等杂志,宣传抗日救国。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主席,主编《收获》、《上海文学》等刊物。著有长篇小说《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随想录》等。译有俄国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有《巴金文集》。英语BaJin(1904-2005),novelist,authorofthetrilogy家,春,秋德语BaJin(Eig,Pers,1904-2005)法语BaJin
基础解释巴金,汉族,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年@@@@@月生,@@@@@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毕业。@@@@@年至@@@@@年赴法国留学。@@@@@年回到中国后,从事文学创作。@@@@@年@@@@@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年至@@@@@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年任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年@@@@@月在中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年@@@@@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年@@@@@月@@@@@日@@@@@时@@@@@分在上海逝世,享年@@@@@岁。
网络解释巴金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国语辞典人名。(西元1904~2005)原名李尧棠,别号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近代名作家。曾与鲁迅等人创办中国文艺工作社,民国四十二年被中共送往北韩战场改造思想。于四人帮整肃后,恢复写作。精通英、法、日、俄诸国语文。作品充满正义、热情,将时代、思想的冲突化为巨大洪流,激起青年勇于革新的斗志。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静夜的悲剧》等。
法语Ba Jin
其他释义巴金(1904-):作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1927年留学法国。回国后曾主编《文学丛刊》等。抗战时期与茅盾等合编《呐喊》、《烽火》等杂志,宣传抗日救国。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主席,主编《收获》、《上海文学》等刊物。著有长篇小说《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随想录》等。译有俄国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有《巴金文集》。
1.一个人一生读什么书,往往是他生命轨迹和思想轨迹的反映。作家巴金的读书生活更是如此。巴金一生著书,一生读书,著与读,几乎融为一体。而读先于著,大致可以从他读书的过程看出他思想演变的过程,著作则是其丰硕的结果。
2.巴金是一个文学巨匠。
3.巴金爷爷在参观鸟的天堂时,看着鸟儿应接不暇。
4.由于巴金对剥削人、压迫人的封建制度深恶痛疾,才写出了《家》、《春》、《秋》这样的作品。
5.巴金学贯中西,文笔雄厚优雅,深受读者喜爱。
6.巴金爷爷感谢家乡孩子们写信,给他带来温暖。
7.巴金笔大如椽,一生写作数百万字。
8.“五四”以来的文学巨匠,在茅盾同志去世后,只有巴金算得是鲁殿灵光了。
9.古巴金是一种奢侈的东方花香调。
10.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弗罗多巴金斯的霍比特小矮人做到了精灵或者国王都没能做到的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读音:bā
[bā]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