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铭
【拼音】:kè míng
【注音】:ㄎㄜˋㄇ一ㄥˊ
【结构】:刻(左右结构)铭(左右结构)
【简体】:刻铭
【繁体】:刻銘
词语解释1.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2.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刻铭[kèmíng]⒈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⒉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
基础解释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
引证解释⒈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引《汉书·郊祀志下》:“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于宫庙也。”唐杜甫《赠司空王公思礼》诗:“洗剑青海水,刻铭天山石。”明陶宗仪《辍耕录·斛铭》:“家中量衡无二致,刻铭於斛之四面:出以是,入以是,子孙永如是。”⒉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引《宋书·宋白传》:“泰山有唐玄宗刻铭。”
网络解释刻铭刻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èmíng,是指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
综合释义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汉书·郊祀志下》:“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于宫庙也。”唐杜甫《赠司空王公思礼》诗:“洗剑青海水,刻铭天山石。”明陶宗仪《辍耕录·斛铭》:“家中量衡无二致,刻铭於斛之四面:出以是,入以是,子孙永如是。”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宋书·宋白传》:“泰山有唐玄宗刻铭。”刻铭[kèmíng]镂刻铭文于石也。《汉书·郊祀志》:「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藏之于宫庙也。」﹔《宋史·宋曰传》:「泰山有唐明皇刻铭。」
网友释义注音:ㄎㄜˋㄇㄧㄥˊ汉字:刻铭(1).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汉书·郊祀志下》:“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于宫庙也。”唐杜甫《赠司空王公思礼》诗:“洗剑青海水,刻铭天山石。”明陶宗仪《辍耕录·斛铭》:“家中量衡无二致,刻铭於斛之四面:出以是,入以是,子孙永如是。”(2).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宋书·宋白传》:“泰山有唐玄宗刻铭。”
汉语大词典(1).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汉书·郊祀志下》:“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于宫庙也。”唐杜甫《赠司空王公思礼》诗:“洗剑青海水,刻铭天山石。”明陶宗仪《辍耕录·斛铭》:“家中量衡无二致,刻铭于斛之四面:出以是,入以是,子孙永如是。”(2).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宋书·宋白传》:“泰山有唐玄宗刻铭。”
英语graven
其他解释镂刻铭文于石也。《汉书·郊祀志》:「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藏之于宫庙也。」﹔《宋史·宋曰传》:「泰山有唐明皇刻铭。」
1.校园是我们与老师的家,安全也要时刻铭记在我们心中,同学们我们共同携起手,让安全永远在校园内。
2.“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低昂”,愿一些同志时刻铭记在心,经常对照自省。
3.你们把保家卫国的责任融进血液,把挥洒汗水的青春抛在身后,把守卫和平的梦想时刻铭记,把激情燃烧的岁月装进胸腔。建军节到了,愿人民子弟兵们节日快乐。
4.现在的你我,是否还记得幼时口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否还记得父母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的付出?让我们时刻铭记,将感恩之心放于心间,珍惜每一粒粮食。
5.古人常刻铭于碑版或器物,或以称颂功德,或以申明鉴诫,铭文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6.地球上的法诀功法多如牛毛,层出不穷,张子华从小在这种环境下修炼成仙,于修炼所需的各种炼丹画符,铸器刻铭,布阵施咒,自是一通百通。
7.对这块瓶底刻铭的考证,关系宋代景德镇湖田窑的贡瓷地位与年代问题。
8.山和水相连,美景更美;糖和水相遇,溶化更快;你和我心灵相通,情谊更浓;我的心时刻铭记你的生日,送上真心地祝福,祝你生日快乐!
9.糖和水相遇,溶化更快;山和水相连,美景更美;你和我心灵相通,情谊更浓;我的心时刻铭记你的生日,送上真心地祝福,祝你生日快乐!
10.明理明智多读史,聪明智慧多读诗。精致精密多演算,深刻铭刻修哲理。修身养德讲伦理,能言善辩学逻辑。塑造人格好品质,博览群书达礼仪。
读音:kè
[kè]
(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
(3)(名)时间:顷~|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
(5)(形)刻薄:尖~|苛~。
(6)同“克”。
读音:míng
[míng]
(1)(名)在器物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警惕自己的文字(写出或刻出):座右~。
(2)(动)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比喻深刻记住:~功|~心|~肌镂骨(比喻恩极深)|~诸肺腑(比喻永记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