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柔外刚
【拼音】:nèi róu wai gāng
【简体】:内柔外刚
【繁体】:內柔外剛
词语解释⒈ 内心柔和平静,外貌刚毅,凛然不可犯。英:besoftinsidedespiteone’shardshow;内柔外刚[nèiróuwàigāng]⒈内心柔和平静,外貌刚毅,凛然不可犯。英besoftinsidedespiteone’shardshow;
基础解释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也作“外刚内柔”。
综合释义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网友释义内柔外刚为一成语,出于《易经·否卦》,意思是内心柔弱,外表刚强。此种人物的代表史湘云。
国语辞典⒈ 内在柔弱而外表刚强。也作「外刚内柔」。引:《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反外柔内刚内柔外刚[nèiróuwàigāng]⒈内在柔弱而外表刚强。也作「外刚内柔」。引《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反外柔内刚成语解释内柔外刚
辞典修订版内在柔弱而外表刚强。《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也作「外刚内柔」。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内在柔弱而外表刚强。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亦作「外刚内柔」。
英语couple hardness with softness
出处《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
1.因为一直都习惯着被宠惯的任性,习惯着一种内柔外刚的倔强,习惯着自私的向周围表现一种高傲。也许也正是因了这幅与生俱来的姿态,让温暖和真爱始终与我遥遥相对。
2.人是内柔外刚,内阴外阳,内小人而外君子的存在。
3.碎玉拳虽然是以冰河真气催动,但招式却另走极端,刚猛之极,走的是内柔外刚的路子,刚柔并济。
4.三大战役以后,内柔外刚的他已不堪一击。
5.兑为泽,泽者依山伴水,山水交汇,内柔外刚而成针。
6.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是震惊,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姥姥的身影,内柔外刚,嘴上看似毒辣,心地却很善良。
7.一语道破,我确是个内柔外刚的骆驼骨坯,是服软不服硬。
8.三年相处,纵然是南宫飞珞那种冷酷无情的魔族公主,也彻底被白凡内柔外刚的个性所征服。
9.‘叮!’金刚护腿为天蚕丝所织,内柔外刚,烈阳剑砍不动分毫。
10.楚隽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自有一套应对的方法,对付刘善雅这种内柔外刚的女人,就得贫。
读音:nèi,nà
[nèi]
[ nèi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 nà ]1. 古同“纳”,收入;接受。
读音:róu
[róu]
1. 植物初生而嫩:柔荑(初生嫩芽,喻女子白嫩的手)。
2. 软,不硬:柔软。柔韧。柔嫩。柔滑。
3. 软弱,与“刚”相对:柔懦。柔弱。刚柔相济。
4. 温和:柔顺。柔和。柔曼(柔和妩媚)。柔情。
读音:wài
[wa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gāng
[gāng]
(1)(形)硬;坚强(跟‘柔’相对):~强|~直|他的性情太~。
(2)(形)(Gānɡ)姓。
(3)(副)恰好:不大不小;~合适。
(4)(副)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清早出发的时候天还很黑;~能看出前面同志的背包。
(5)(副)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他~从省里回来。|那时弟弟~学会走路。
(6)(副)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字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过立春;天气就异乎寻常地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