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艺术
【拼音】:gē tè
词语解释欧洲12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的一种艺术。以大教堂建筑为主,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式样,以广泛运用交叉肋拱、高扶壁、飞扶壁、尖拱结构和新装饰体系为特征。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⒈欧洲12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的一种艺术。以大教堂建筑为主,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式样,以广泛运用交叉肋拱、高扶壁、飞扶壁、尖拱结构和新装饰体系为特征。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
法语art gothique
网友释义哥特式艺术,又译作哥德式艺术,为一种源自欧洲法国的艺术风格,该风格始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于13世纪,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成为国际哥特风格,直至15世纪,因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来临而迅速没落。不过,在北欧地区,这种风格仍延续一段相当长时间。该风格在18世纪重新被肯定,“哥特式复兴”(GothicRevival)运动推崇中世纪的阴暗情调。在19世纪之后仍偶而被应用。
1.对于习惯于哥特式艺术清楚而优雅的叙事方式的人们,多纳泰罗这种叙事方式的出现一定引起震动。
2.作为哥特式艺术形式的雕塑建筑以独特的方式叙述着这个时代。
3.哥特式艺术的最高成就体现在建筑方面。
4.因为受哥特式艺术样式的影响,这里的艺术家更多地注意运用线来造型,并且注重绘画的整体效果和色彩效果。
5.对于习惯于哥特式艺术清楚而优雅的叙事方式的人们,多纳泰罗这种叙事方式的出现一定引起震动。(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67923/造句)
6.因为受哥特式艺术样式的影响,这里的艺术家更多地注意运用线来造型,并且注重绘画的整体效果和色彩效果。[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读音:gē
[gē]
(1)(名)哥哥:大~|二~。
(2)(名)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表~。
(3)(名)称呼年纪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含亲热意):李二~。
读音:tè
[tè]
(1)(副)特殊;超出一般:~等|~效。
(2)(副)特地:~意|~邀。
(3)(名)指特务:敌~|防~。
(4)(副)〈书〉只;但:不~此地也。
读音:shì
[]
(1)(名)样式:新~|西~。
(2)(名)格式:程~|法~。
(3)(名)仪式;典礼:开幕~|毕业~。
(4)(名)自然科学中表明某种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方程~。
(5)(名)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方式。如叙述式、命令式、条件式。
读音:yì
[]
(1)(动)种植。
(2)(名)技能;技术:工~|手~|园~|~高人胆大。
(3)(名)艺术:文~|曲~|~人。
(4)〈书〉(名)准则;限度:贪贿有~。
读音:shù,zhú
[]
[ shù ]1. 技艺:技术。艺术。武术。学术。不学无术。
2. 方法:战术。权术。心术。
3. 古代城市中的道路。
[ shú ]1. 古同“秫”,黏高梁。
[ zhú ]1. 〔白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可入药。
2. 〔苍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