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命
【拼音】:lái mìng
【注音】:ㄌㄞˊㄇ一ㄥˋ
【结构】:来(独体结构)命(上下结构)
【简体】:来命
【繁体】:來命
词语解释1.对人来信的敬称。2.敬辞。指来人传达的要求。来命[láimìng]⒈对人来信的敬称。⒉敬辞。指来人传达的要求。
基础解释对人来信的敬称。敬辞。指来人传达的要求。
引证解释⒈对人来信的敬称。引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岂不信然。”《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重获来命,援引古今,纷紜六纸,虽欲不言,焉得已哉!”《南史·褚玠传》:“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⒉敬辞。指来人传达的要求。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网络解释来命来命,汉语词汇。
释义1、对人来信的敬称。2、敬辞。指来人传达的要求。
综合释义对人来信的敬称。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岂不信然。”《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重获来命,援引古今,纷紜六纸,虽欲不言,焉得已哉!”《南史·褚玠传》:“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敬辞。指来人传达的要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来示之命。又与来书同。《三国志·魏书·臧洪传》:「重获来命。」;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适欲遣书,会承来命。」
网友释义来命,汉语词汇。拼音:láimìng释义:1、对人来信的敬称。2、敬辞。指来人传达的要求。
汉语大词典(1).对人来信的敬称。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岂不信然。”《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重获来命,援引古今,纷纭六纸,虽欲不言,焉得已哉!”《南史·褚玠传》:“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2).敬辞。指来人传达的要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其他解释来示之命。又与来书同。《三国志·魏书·臧洪传》:「重获来命。」;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适欲遣书,会承来命。」
1.命运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碰到意志坚定、敢跟他叫板的人,他就会乖乖地服软;碰到缺乏自信、软弱可欺的人,他就会想着法子的捉弄他。只有真正让自己强大起来,命运才会对你和颜悦色。
2.罱泥也会夹上个金元宝来;命里注定你不发财,即使路上有块乌金子,你只以为它是块焦碳煤块碎砖头,不拾起来还要一脚踢到河浜里或是稻田里,听见“叮咚”。
3.里面还设置了十多间包间,分别以清平乐、渔家傲、浪淘沙、浣溪沙、沁园春、如梦令、念奴娇、蝶恋花、一剪梅、临江仙、鹊桥仙、满江红等词牌名来命名。
4.原来命运并不会因为你欲哭无泪,而停止给你伤悲。
5.而钱家的子孙都是按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这八个字来排辈份的,钱永刚介绍,钱永健的子女,至今还都是按照这个原则来命名。
6.为了方便查找文档,以容易找到的名称来命名文件和文件夹,比如模型号、项目名称或标题里的项目主管。
7.望立下英断,绝对与敌人断绝往来,命驾远游,暂资休憩,斩除一切葛藤,免为敌人播弄。
8.怡园根据“兄弟怡怡”那句诗来命名,沧浪亭之名,则出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句。
9.如果你不知利害,不育走,必要来和我们厮缠,那末你的头颅的未来命运,就可以把你床上的抗作一个先树。
10.陈尚书走上前来,命人将千金带出,为二人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意为“五子登科”。
读音:lái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读音:mìng
[mìng]
(1)(名)生命;性命。
(2)(名)命运
(3)(名):算~。
(4)(名)(动)命令
(5)(名);指派:~驾。
(6)(名)(名)命令
(7)(名);指示:奉~|待~。
(8)(名)(动)给与(名称等):~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