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舌如簧
【拼音】:qiǎo shé rú huáng
【注音】:ㄑ一ㄠˇㄕㄜˊㄖㄨˊㄏㄨㄤˊ
【词性】:形容词、成语。
词语解释犹巧言如簧。巧舌如簧[qiǎoshérúhuáng]⒈犹巧言如簧。
基础解释簧:乐器里振动发声的薄片。形容花言巧语,说得美妙动听。也作“巧言如簧”。
引证解释⒈犹巧言如簧。引唐刘兼《诫是非》诗:“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⒈犹巧言如簧。引唐刘兼《诫是非》诗:“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成语解释巧舌如簧
综合释义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这个商人~,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
网友释义舌头如弹簧一般,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
汉语大词典犹巧言如簧。唐刘兼《诫是非》诗:“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
出处唐·刘兼《诫是非》:“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三人告母虽投杼;百犬闻风只吠声。”
英语have the gift of the gabbe a good talkerhave a ready tongue
其他释义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1.难道真的要对这样一个可人做出巧舌如簧,人神共愤亵渎之事,蓝斯深切感受到了道德的煎熬。
2.向晚晴长吁一口气,再也找不出继续辩白的理由,不得不承认自己被眼前这个巧舌如簧的家伙给说服了。
3.盘缠用尽,王半仙无法,凭借巧舌如簧,倒是干起了看相算命的勾当。
4.两人时而观点一致,时而背道而驰,这个时候两人就会激烈的争辩起来,不过夏雨巧舌如簧,两人激辩,夏雪却是输多赢少。
5.她这小嘴线条分明,牙白唇红,巧舌如簧,说话像唱歌一样动听。
6.县太爷没想到江辰一行人会这么快回来,听到江辰的声音时全身一僵,他还记得公堂之上江辰的巧舌如簧,想起来就有些发怵。
7.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得天花乱坠,欺骗消费者。
8.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
9.什么叫做巧舌如簧?什么叫做伶牙俐齿?学一学这个中年和尚不带脏字的骂人之词吧,他将教会你如何从一个笨口拙舌的木讷之人变成一个拥有三寸不烂之舌的演说家。
10.没想到,二王叔家的药罐子倒是有这么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巧舌如簧。
读音:qiǎo
[qiǎo]
(1)(形)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干|~匠|~辩。
(2)(形)(手、口)灵巧:~劲儿|~手|熟能生~|嘴~。
(3)(形)恰巧;正遇上某种机会:~合|~遇|凑~|刚~|可~|碰~|偏~。
(4)(形)虚浮不实的(话):花言~语。
读音:shé
[shé]
(1)(名)舌头。
(2)(名)像舌头的东西:火~。
(3)(名)铃或铎中的锤。
读音:rú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读音:huáng
[huáng]
1.乐器里用为振动发声的薄片:笙~。风琴~片。
2.器物上有弹力的机件:弹~。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