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统
【拼音】:běn tǒng
【结构】:本(独体结构)统(左右结构)
【繁体】:本統
【拼音】:běn tǒng
词语解释1.谓以仁义为本的传统。2.犹正统。本统[běntǒng]⒈谓以仁义为本的传统。⒉犹正统。
引证解释⒈谓以仁义为本的传统。引《荀子·议兵》:“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胜之也: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杨倞注:“本统,谓前行素脩……谓前已行之,素已脩之。”⒉犹正统。引唐柳宗元《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佛道愈远,异端竞起,唯天台大师为得其説。和尚绍承本统,以顺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宋叶适《学校》:“人知由学,而科举之陋稍可洗去;学有本统,而古人文宪庶不坠失。”
网络解释本统谓以仁义为本的传统。(另解:犹正统)
网友释义本统,读音为běntǒng,汉语词语,意思是以仁义为本的传统。
汉语大词典(1).谓以仁义为本的传统。《荀子·议兵》:“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胜之也: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杨倞注:“本统,谓前行素脩……谓前已行之,素已脩之。”(2).犹正统。唐柳宗元《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佛道愈远,异端竞起,唯天台大师为得其说。和尚绍承本统,以顺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宋叶适《学校》:“人知由学,而科举之陋稍可洗去;学有本统,而古人文宪庶不坠失。”
1.氨基酸替代数的估计是测定蛋白质分子间进化距离的基本统计方法,是研究蛋白质分子进化的基础。
2.但这一理由在媒体和公众的较真下渐渐“原形败露”,媒体通过不同的渠道将方便面的成本统计出来并公之于众。
3.七一华诞诉心声,祖国和党在心中;风雨兼程九十年,同舟共济民主建;改革开放向世界,共创辉煌铸和谐;三个代表是根本,统筹发展暖人心。
4.不同的装修风格,如果地板选择不恰当,不但不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还可能使您原本统一的整体风格被破坏掉。
5.伪满政府曾经成为日本统治下的儿皇帝。
6.在此第一阶段评判中,评审员将评估所有参赛作品之合格性、完整性、彻底性、及与奖项标准之适合度和基本统一性。
7.母体,随机样本。样本统计,样本平均数和变异数的动差。
8.哼,赶的早不如赶的巧,本统领正好在这边儿办事,收到消息就过来看看,没想到还能遇到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霹雳手’。
9.桃谷六仙,你们表现的不错,现在本统领解了你们的禁口令,你们可以说话了。
10.纳妾的陋俗在日本统治时期已经基本绝迹,现在又在岛上流行起来.
读音:běn
[běn]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读音:tǒng
[tǒng]
(1)(名)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
(2)(副)总起来总括全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