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
【拼音】:jiàn zhāng
【结构】:建(半包围结构)章(上下结构)
【简体】:建章
【繁体】:建章
词语解释1.见'建章宫'。建章[jiànzhāng]⒈见“建章宫”。
引证解释⒈见“建章宫”。
网友释义建章(jiànzhānɡ),汉宫名。《史记·封禅书》:“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三辅黄图·汉宫》:“〔建章宫〕周二十余里……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亦泛指宫阙。贾至《早朝大明宫》诗:“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汉语大词典见“建章宫”。《汉语大词典》:建章宫 拼音:jiànzhānggōng亦省称“建章”。1.汉代长安宫殿名。《三辅黄图·汉宫》:“武帝太初元年,柏梁殿灾。粤巫勇之曰:‘粤俗,有火灾即复大起屋,以厌胜之。’帝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宫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汉张衡《西京赋》:“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用厌火祥。”(2).南朝宋时以京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邸为建章宫。《宋书·前废帝纪》:“﹝永光元年秋八月﹞甲申,以北邸为建章宫,南第为长杨宫。”唐李白《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3).泛指宫阙。唐王昌龄《青楼曲》:“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宋苏轼《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澹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国语辞典汉武帝于长安城外所建的宫殿名称。因南朝宋废帝亦在京城建康建立一建章宫,故后世以此泛指宫阙。建章[jiànzhāng]⒈汉武帝于长安城外所建的宫殿名称。因南朝宋废帝亦在京城建康建立一建章宫,故后世以此泛指宫阙。引唐·王昌龄〈青楼曲〉二首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明·叶宪祖《易水寒·第四折》:「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辞典修订版汉武帝于长安城外所建的宫殿名称。因南朝宋废帝亦在京城建康建立一建章宫,故后世以此泛指宫阙。唐.王昌龄〈青楼曲〉二首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明.叶宪祖《易水寒.第四折》:「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1.其实,早在三年前,伍建章的哥哥伍建国就已经投奔陈霸先将军了,只是可惜,在和琼崖海盗的一次战斗中,伍建国不幸以身殉职。
2.就此日常的制度而言,可以说自其产生以来,无时无刻不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章立制也就成为了各种社会管理的一项基本准则,各种制度汇编之类的研究,上不胜枚举。
3.吴树兰与村干部一起连明彻夜起草规划、建章立制,一个个方案、一条条规定、一组组章程,使大吴庄村级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起来。
4.贾彪声音沉郁顿挫,让众人都是情绪高涨了起来,口中高呼着正当如此,近千人浩浩荡荡地赶往了建章宫,一路上不断有闻讯而来的太学生加入。
5.楚平王自诩即位以来楚国富庶安逸,国力倍增,于是生出修建章华台的念头,却遭到以伍奢为首的不少臣子激烈反对,在朝堂上险些吵起来。
6.武帝时在城内修北宫,建桂宫、明光宫,在西城外营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开凿昆明池。
7.伍建章是隋朝开国的九大元勋第一位,因为功高盖世,被大隋开国皇帝杨坚封为忠孝王,后来,杨广弑父篡位。
8.她没有停留在建章立制的层面上,而是着眼于推进契丹社会封建化的长远战略。
9.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10.倒退着出了建章宫,和鲁正等人对视了一眼,轻叹了一声,蔫头耷脑的出去了。
读音:jiàn
[jiàn]
(1)(动)建筑:新~|扩~。
(2)(动)设立;成立:~国|~都|~军。
(3)(动)提出;首倡:~议。
(4)(名)建江;就是闽江;在福建。
(5)(名)指福建:~兰|~漆。
读音:zhāng
[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