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簵之箭
【拼音】:xiǎo lù zhī jiàn
【注音】:ㄒ一ㄠˇㄌㄨˋㄓㄐ一ㄢˋ
词语解释用筱竹﹑簵竹制成的箭。谓良箭。筱簵之箭[xiǎolùzhījiàn]⒈用筱竹、簵竹制成的箭。谓良箭。
引证解释⒈用篠竹、簵竹制成的箭。谓良箭。汉王充《论衡·效力》:“干将之刃,人不推顿,苽瓠不能伤;篠簵之箭,机不动发。引鲁縞不能穿。非无干将、篠簵之才也,无推顿发动之主。苽瓠、鲁縞不穿伤,焉望斩旗穿革之功乎?”
其他释义1.用筱竹﹑簵竹制成的箭。谓良箭。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jiàn
[jiàn]
(名)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