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就轻
【拼音】:bì zhòng jiù qīng
【注音】:ㄅ一ˋㄓㄨㄥˋㄐ一ㄡˋㄑ一ㄥ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避重就轻
【繁体】:避重就輕
词语解释避重就轻bìzhòng-jiùqīng。(1)躲开重要的,承担次要的,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避重就轻[bìzhòngjiùqīng]⒈躲开重要的,承担次要的,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英avoidtheheavyandchoosethelight;chooseesierway;
基础解释回避主要问题,只谈次要问题。
引证解释⒈谓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引《唐六典·工部尚书》:“少府监匠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人,将作监匠一万五千人,散出诸州,皆取材力强壮,技能工巧者,不得隐巧补拙,避重就轻。”《大明律附例》卷四:“凡军民驛灶医卜工乐诸色人户,并以籍为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如果避重就轻,弃难择易,则将一事无成。”亦作“避重逐轻”。《元典章·兵部三·站户别投户事》:“各站额设车正贴人户,有近上富实,有丁力站户,避重逐轻,或弟或兄,擅自将本户分房家口。”⒉谓躲开要害问题,只谈次要的事。引《红楼梦》第一〇二回:“想是忒闹得不好,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义盗》:“我因盗党採花,必败,避重就轻,故认此案。”草明《乘风破浪》第十五章:“他不敢无保留地揭发老冯,只是避重就轻,因此他也受到同志们的严肃的批评。”
综合释义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的意思,也未可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
网友释义避重就轻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汉语大词典(1).谓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唐六典·工部尚书》:“少府监匠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人,将作监匠一万五千人,散出诸州,皆取材力强壮,技能工巧者,不得隐巧补拙,避重就轻。”《大明律附例》卷四:“凡军民驿灶医卜工乐诸色人户,并以籍为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如果避重就轻,弃难择易,则将一事无成。”亦作“避重逐轻”。《元典章·兵部三·站户别投户事》:“各站额设车正贴人户,有近上富实,有丁力站户,避重逐轻,或弟或兄,擅自将本户分房家口。”(2).谓躲开要害问题,只谈次要的事。《红楼梦》第一○二回:“想是忒闹得不好,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义盗》:“我因盗党采花,必败,避重就轻,故认此案。”草明《乘风破浪》第十五章:“他不敢无保留地揭发老冯,只是避重就轻,因此他也受到同志们的严肃的批评。”
国语辞典避开艰难繁重的工作或责任,而选择轻松容易的。或指避开主要的问题,而只谈些无关紧要的事。避重就轻[bìzhòngjiùqīng]⒈避开艰难繁重的工作或责任,而选择轻松容易的。或指避开主要的问题,而只谈些无关紧要的事。引《红楼梦·第一〇二回》:「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文明小史·第六回》:「禀帖上,又说柳知府许多坏话。说他如何疲软,等到闹出事来,还替他们遮掩,无非避重就轻,为自己开脱处分地步。」近避实击虚成语解释避重就轻
辞典修订版避开艰难繁重的工作或责任,而选择轻松容易的。或指避开主要的问题,而只谈些无关紧要的事。《红楼梦.第一零二回》:「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文明小史.第六回》:「禀帖上,又说柳知府许多坏话。说他如何疲软,等到闹出事来,还替他们遮掩,无非避重就轻,为自己开脱处分地步。」
辞典简编版避开艰难繁重的工作或责任,而选择轻松容易的。 【造句】他工作时老是避重就轻,因此难以担当大任。避开主要的问题,而谈些无关紧要的事。 【造句】他回答警察的询问时避重就轻,以便为自己开脱罪嫌。
成语词典版01.《唐六典.卷七.工部尚书》:「少府监匠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人,将作监匠一万五千人,散出诸州,皆取材力强壮,技能工巧者。不得隐巧补拙,避重就轻。」(源)02.宋.刘挚〈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03.《红楼梦.第一零二回》:「节度大人早已知道,也说我们二叔是个好人,不知怎么样这回又参了。想是忒闹得不好,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04.《清史稿.卷一一一.选举志六》:「其或败检踰闲,仅与避重就轻,均非整饬官方之意。命详注实迹,不得笼统参劾。」05.《清史稿.卷一二三.食货志四》:「臣已严禁,并于例给大票外,将每船装盐包数亦填明舱口清单,庶可杜避重就轻,不致以多报少。」06.清.刘坤一〈复桂芗亭观察书〉:「商贩避重就轻,锱铢必较,自系实在情形。」07.《文明小史.第六回》:「禀帖上,又说柳知府许多坏话。说他如何疲软,等到闹出事来,还替他们遮掩,无非避重就轻,为自己开脱处分地步。」
出处宋·刘挚《忠肃集·待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其他释义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1.在“差不多先生”看来,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上下级关系、朋友同事,彼此碍面子、顾人情,因而对真问题不愿触碰,提意见避重就轻,说建议隔靴搔痒。
2.他处理案件时,完全知道如何避重就轻,除他以外,没有人会全盘知道事情怎样发展,也没有人能完全掌握案情,所以无从衡量他提供的法律指导是否有问题。
3.某电视台,长期以来,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颠倒黑白,避重就轻,选择性公布真相。
4.棘手的加泰罗尼亚问题通过颁布一部新自治法似乎得到了解决,尽管其规定中有些许避重就轻的色彩。
5.确保新闻及资讯不会沦为任何团体的专利品,也不会被包装成只顾煽情、偏重娱乐性和避重就轻的商品。
6.简报是为了汇报情况,促进工作,而一些简报却总在文字上玩花样,要么涂脂抹粉,歌功颂德,要么三纸无驴,避重就轻。
7.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很不幸的。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
8.如果将一系列的事故归因于“麻痹思想”、“安全责任不落实”,避重就轻,则此类事故还将不断发生。
9.如果只承诺不兑现、只表态不落实,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山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就会使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
10.要想战场打赢,训练就不能避难就易、避重就轻,更不能危不施训、险不练兵。
读音:bì
[bì]
(1)(动)躲开;避免:~难|~暑。
(2)(动)防止:~雷针。
读音:zhòng,chóng
[zhòng]
[ zhòng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重负。重荷。重量(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
2. 程度深: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3. 价格高:重价收买。
4. 数量多: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5. 主要,要紧: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
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重视。尊重。器重。隆重。
7. 言行不轻率:慎重。自重。
[ chóng ]1. 再: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
2. 〔重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3. 层: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
读音:jiù
[jiù]
1. 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
2.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
3.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事。
读音:qīng
[qīng]
(1)(形)重量小;比重小:身~如燕。
(2)(形)负载小;装备简单:~装|~骑兵|~车从。
(3)(形)数量少;程度浅:年纪~|工作很~|~伤。
(4)(形)轻松:~音乐。
(5)(形)不重要:责任~|关系不~。
(6)(形)用力不猛:~抬~放|~推一下。
(7)(形)轻率:~信|~举妄动。
(8)(形)轻视:~慢|~敌|~财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