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铓毕露
【拼音】:fēng máng bì lù
【注音】:ㄈㄥㄇㄤˊㄅ一ˋㄌㄨˋ
【词性】:成语。
【繁体】:鋒鋩畢露
词语解释锋铓毕露fēngmángbìlù。(1)指人的才干、锐气全部显露在外面,多指人有傲气,好表现自己。
基础解释见/'锋芒毕露/',锋芒:刀剑的刃口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毕:全。露: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部显露出来。多比喻人有傲气,爱表现自己的才能。
引证解释⒈见“锋芒毕露”。
汉语大词典见“锋芒毕露”。《汉语大词典》:锋芒毕露(锋芒毕露) 拼音:fēngmángbìlù亦作“锋铓毕露”。(1).谓笔锋、笔势完全显露出来。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此则锋铓毕露,神采如生,字存六百有馀,足为尊古斋中副本也。”(2).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夏衍《秋瑾传》第二幕:“写得不错,比她那些锋芒毕露的诗好得多了。”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即使在担任民兵队长的那二年里头,他也不是那号伸胳膊踢腿、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角色。”
其他释义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同“锋芒毕露”。
1.对方虽没动,却似一柄出鞘的剑,锋铓毕露。
2.阿茫吓了一跳,他抬起头看着猎人那如猎鹰的双眼锋铓毕露。
3.看着手里锋铓毕露的宝剑,北风只是大摇其头,随后一声叹息。
4.破人道,说道最后,强势攀升,锋铓毕露。【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4424/】
读音:fēng
[fēng]
(1)(名)(刀、剑等)锐利或尖端的部分:词~。
(2)(名)在前列带头的(多指军队):冲~陷阵。
读音:máng
[máng]
(名)刀的尖锐部分。
读音:bì
[bì]
(1)(副)完结;完成:锋芒~露|凶相~露。
(2)(副)〈书〉完全。
(3)(名)二十八宿之一。
(4)姓。
读音:lòu,lù
[lù]
[ lù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
2.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4. 滋润:覆露万民。
5.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 lòu ]1.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