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自持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自持

自持

【拼音】:zì chí

【注音】:ㄗˋㄔˊ

【词性】:动词。

【结构】:自(独体结构)持(左右结构)

【简体】:自持

【繁体】:自持

解释

词语解释自持zìchí。(1)自我克制和把持。自持[zìchí]⒈自我克制和把持。例不能自持。英controloneself;restrainoneself;exerciseself-restraint;

基础解释自我克制和把持

引证解释⒈自我克制。引《史记·儒林列传》:“宽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唐元稹《莺莺传》:“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毋及于乱。”明陶宗仪《辍耕录·后德》:“今上皇后弘吉剌氏……性节俭,不妬忌,动以礼法自持。”巴金《灭亡》第十四章:“但他终于能够自持,不曾把爱情向李静淑表白出来。”⒉自守;自固。引《商君书·农战》:“国不晨,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汉书·刘歆传》:“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持其《穀梁》义。”晋羊祜《请伐吴疏》:“吴缘江为国,无有内外,东西数千里,以藩篱自持,所敌者大,无有寧息。”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氷,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⒊谓自己掌握或处理。引《新五代史·吴世家·杨隆演传》:“宋氏之专政也,隆演幼懦,不能自持,而知训尤凌侮之。”宋秦观《清和先生传》:“然先生遇事多不自持,以待人斟酌而后行。”宋文天祥《指南录·<则堂>诗序》:“吴丞相坚,号老儒,不能自持,一切惟贾餘庆之命。”⒋自己维持;自己坚持。引《汉书·公孙弘传》:“今事少间,君其存精神,止念虑,辅助医药以自持。”唐皮日休《鹿门夏日》诗:“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絶粒,直使身无为。”宋陆游《费夫人墓志铭》:“虽有疾,强自持不怠,至疾平,太夫人或终不知。”

网络解释自持自持,①自我克制。②自守;自固。③谓自己④自己维持;自己坚持。掌握或处理。⑤心存信念,对自己的约束。

综合释义自己维持;自己坚持。《史记·儒林列传》:“宽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唐元稹《莺莺传》:“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毋及于乱。”明陶宗仪《辍耕录·后德》:“今上皇后弘吉剌氏……性节俭,不妬忌,动以礼法自持。”巴金《灭亡》第十四章:“但他终于能够自持,不曾把爱情向李静淑表白出来。”谓自己掌握或处理。《商君书·农战》:“国不晨,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汉书·刘歆传》:“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持其《穀梁》义。”晋羊祜《请伐吴疏》:“吴缘江为国,无有内外,东西数千里,以藩篱自持,所敌者大,无有寧息。”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氷,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自守;自固。《新五代史·吴世家·杨隆演传》:“宋氏之专政也,隆演幼懦,不能自持,而知训尤凌侮之。”宋秦观《清和先生传》:“然先生遇事多不自持,以待人斟酌而后行。”宋文天祥《指南录·<则堂>诗序》:“吴丞相坚,号老儒,不能自持,一切惟贾餘庆之命。”自我克制。《汉书·公孙弘传》:“今事少间,君其存精神,止念虑,辅助医药以自持。”唐皮日休《鹿门夏日》诗:“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絶粒,直使身无为。”宋陆游《费夫人墓志铭》:“虽有疾,强自持不怠,至疾平,太夫人或终不知。”

汉语大词典(1).自我克制。《史记·儒林列传》:“宽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唐元稹《莺莺传》:“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毋及于乱。”明陶宗仪《辍耕录·后德》:“今上皇后弘吉剌氏……性节俭,不妒忌,动以礼法自持。”巴金《灭亡》第十四章:“但他终于能够自持,不曾把爱情向李静淑表白出来。”(2).自守;自固。《商君书·农战》:“国不晨,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汉书·刘歆传》:“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持其《谷梁》义。”晋羊祜《请伐吴疏》:“吴缘江为国,无有内外,东西数千里,以藩篱自持,所敌者大,无有宁息。”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3).谓自己掌握或处理。《新五代史·吴世家·杨隆演传》:“宋氏之专政也,隆演幼懦,不能自持,而知训尤凌侮之。”宋秦观《清和先生传》:“然先生遇事多不自持,以待人斟酌而后行。”宋文天祥《指南录·〈则堂〉诗序》:“吴丞相坚,号老儒,不能自持,一切惟贾馀庆之命。”(4).自己维持;自己坚持。《汉书·公孙弘传》:“今事少间,君其存精神,止念虑,辅助医药以自持。”唐皮日休《鹿门夏日》诗:“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宋陆游《费夫人墓志铭》:“虽有疾,强自持不怠,至疾平,太夫人或终不知。”

国语辞典保持自尊和庄严。自持[zìchí]⒈保持自尊和庄严。引《列子·杨朱》:「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固未足以得此人之心也。」《文选·宋玉·神女赋》:「喟扬音而哀叹,頩薄怒以自持兮。」近矜持⒉自我控制。引《文选·任昉·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舟久之郭生方至诗》:「望久方来萃,悲欢不自持。」

辞典修订版保持自尊和庄严。《列子.杨朱》:「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固未足以得此人之心也。」《文选.宋玉.神女赋》:「喟扬音而哀叹,頩薄怒以自持兮。」自我控制。《文选.任昉.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舟久之郭生方至诗》 :「望久方来萃,悲欢不自持。」

辞典简编版自我控制情绪。 【造句】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她无法自持,掩面痛哭,伤心欲绝。

英语control oneselfexercise self-restraint

法语se contenir、se maîtriser、se dominer

其他释义1.自我克制。2.自守;自固。3.谓自己掌握或处理。4.自己维持;自己坚持。

自持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矜持 矝持

自持造句更多 >>

1.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2.我们但愿一个女孩子谙练驾驶汽车时不要太自持肃静严重,而应是斗胆无畏的。

3.我的心,无法安宁,它在那里跳跃着,颤抖着,为这无法预知,却确实来临的一切所兴奋不已,难以自持

4.多家报纸开始在舆论上抨击上海工人武装,说他们自持和平解放上海有功,居功自傲。

5.可是在她懂得这些道理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喜欢一个人,是如此地反复无常、难以自持。她就是妒忌,就是无法自拔,就是酸涩难当。道理救不了她。

6.她敢这么坦白,当然自持十成把握,因为她已把我的斩乱麻刀法学了九成九,现在她只欠火候而已。

7.看向左半边,一簇簇芍药花簇拥着,争奇斗艳,然后是鱼塘,池中白莲红鲤,翠菏滑石,美不自持

8.正是由于这一因素,曾国藩才指出,不但他本人不想为大官,而且还不希望子孙后辈们做大官,只要做一个读书明理的人即可,做一个勤奋自持的人足矣。

9.戏学临摹的草书,写在团扇上,聊以自遣;拣些残花插入净瓶,却是满腹春愁。我不喜欢这样的情怀,幽闭冷清又不能自持。我更喜欢幽深隐僻的内心,自有洞天,见花凋知半月是来团圆,见云破知琴音是来穿线。白音格力。

10.他是位清廉自持、明镜高悬的法官,毕生致力建立公正严明的司法制度。

字义分解

读音:zì

[zì]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读音:chí

[chí]

(1)(动)拿着;握着:~枪。

(2)(动)支持;保持:坚~|~久|~之以恒。

(3)(动)主管;料理:~家|主~。

(4)(动)对抗:相~不下。

自持相关成语

自持相关词语

关于自持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自持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主持

下一个:总持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