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公廨本钱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公廨本钱

公廨本钱

【拼音】:gōng xiè běn qián

【注音】:ㄍㄨㄥㄒ一ㄝˋㄅㄣˇㄑ一ㄢˊ

【繁体】:公廨本錢

解释

词语解释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公廨本钱[gōngxièběnqián]⒈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

引证解释⒈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引《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网络解释公廨本钱公廨本钱是南北朝隋唐时官府为取得办公费用和官吏俸禄而投入商业活动或高利贷活动的本钱。北朝始设,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改给职田。开皇十七年(597年)又予恢复。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制定文武官吏俸禄制度,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营,每人以五万作为本金,交商人经营,每月利息约4000文,年息约和本金相等,所收利息分月按人发给,名“月料钱”。

综合释义南北朝隋唐时官府为取得办公费用和官吏俸禄而投入商业活动或高利贷活动的本钱。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汉语大词典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

其他释义1.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

字义分解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读音:xiè

[xiè]

(名)古代通称官署。

读音:běn

[běn]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读音:qián

[qián]

(1)(名)铜钱:一个~|~串儿。

(2)(名)货币:银~|一块~。

(3)(名)款子;费用:一笔~|饭~|车~|买书的~。

(4)(名)钱财:有~有势|敛~|搂~|捞~。

(5)(名)(~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榆~儿|纸~儿。

(6)(名)(Qián)姓。

(7)(量)重量单位。十厘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

公廨本钱相关成语

公廨本钱相关词语

包含公廨本钱的歇后语

上一个:根本大法

下一个:花根本艳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