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祠
【拼音】:dù gōng bù cí
【注音】:ㄉㄨˋㄍㄨㄥㄅㄨˋㄘˊ
词语解释1.亦称'杜公祠'。2.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建。元宋旡有《杜工部祠》诗,仇兆鳌解题云:'据四明杨德周所考,杜公祠堂凡有数处……自成都﹑夔州﹑耒阳外,又存四祠。'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剑门诸祠。今陕西省西安市有'杜工部祠',为明代创建,解放后全面修整,辟为'杜甫纪念馆',为西安名胜之一。杜工部祠[dùgōngbùcí]⒈亦称“杜公祠”。⒉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建。元宋旡有《杜工部祠》诗,仇兆鳌解题云:“据四明杨德周所考,杜公祠堂凡有数处……自成都、夔州、耒阳外,又存四祠。”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剑门诸祠。今陕西省西安市有“杜工部祠”,为明代创建,解放后全面修整,辟为“杜甫纪念馆”,为西安名胜之一。
基础解释亦称“杜公祠”。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建。
引证解释⒈亦称“杜公祠”。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建。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剑门诸祠。今陕西省西安市有“杜工部祠”,为明代创建,解放后全面修整,辟为“杜甫纪念馆”,为西安名胜之一。引元宋旡有《杜工部祠》诗,仇兆鳌解题云:“据四明杨德周所考,杜公祠堂凡有数处……自成都、夔州、耒阳外,又存四祠。”
网络解释杜工部祠杜工部祠:陕西省西安市
综合释义亦称“杜公祠”。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建。元宋旡有《杜工部祠》诗,仇兆鳌解题云:“据四明杨德周所考,杜公祠堂凡有数处……自成都、夔州、耒阳外,又存四祠。”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剑门诸祠。今陕西省西安市有“杜工部祠”,为明代创建,解放后全面修整,辟为“杜甫纪念馆”,为西安名胜之一。杜工部祠[dùgōngbùcí]亦称“杜公祠”。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建。元宋旡有《杜工部祠》诗,仇兆鳌解题云:“据四明杨德周所考,杜公祠堂凡有数处……自成都、夔州、耒阳外,又存四祠。”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剑门诸祠。今陕西省西安市有「杜工部祠」,为明代创建。
汉语大词典亦称“杜公祠”。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建。元宋旡有《杜工部祠》诗,仇兆鳌解题云:“据四明杨德周所考,杜公祠堂凡有数处……自成都、夔州、耒阳外,又存四祠。”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剑门诸祠。今陕西省西安市有“杜工部祠”,为明代创建,解放后全面修整,辟为“杜甫纪念馆”,为西安名胜之一。
读音:dù
[dù]
(1)(名)杜树;即棠梨、杜梨。乔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
(2)姓。
(3)(动)堵塞:防微~渐。
读音:gōng
[gōng]
(1)(名)工人和工人阶级:矿~|钳~|瓦~|技~|女~|~农联盟。
(2)(名)工作;生产劳动:做~|上~|加~|勤~俭学|省料又省~。
(3)(名)工程:动~|竣~。
(4)(名)工业:化~(化学工业)|~交系统(工业交通系统)。
(5)(名)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
(6)(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做~。
(7)(名)长于;善于:~诗善画。
(8)(名)精巧;精致:~巧|~稳。
(9)(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
读音:bù
[bù]
(1)(名)部分:内~。
(2)(名)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外交~|门市~。
(3)(名)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
(4)(名)指部队。
(5)(动)〈书〉统辖;统率:所~。
(6)(量)用于书籍、影片等:两~字典。
(7)〈方〉(量)用于机器或车辆:两~汽车。
(8)姓。
读音:cí
[cí]
见〔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