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道
【拼音】:zhǔ dào
【注音】:ㄓㄨˇㄉㄠˋ
【结构】:主(独体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1.君主治国之道。2.谓古代在丧礼中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3.犹言东道。主道[zhǔdào]⒈君主治国之道。⒉谓古代在丧礼中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⒊犹言东道。
基础解释君主治国之道。谓古代在丧礼中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犹言东道。
引证解释⒈君主治国之道。引《管子·明法》:“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荀子·正论》:“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韩非子·爱臣》:“是以姦臣蕃息,主道衰亡。”《吕氏春秋·分职》:“人主之不通主道者,则不然。”⒉谓古代在丧礼中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引《礼记·檀弓下》:“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録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耳。重,主道也。”郑玄注:“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孔颖达疏:“言始死作重,犹若吉祭木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丧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晋书·礼志中》:“以二瓦器盛始死之祭,繫於木,裹以苇席,置庭中,近南,名为重,今之凶门是其象也。礼,既虞而作主。今未葬,未有主,故以重当之。《礼》称为主道,此其义也。”⒊犹言东道。引宋梅尧臣《沉学士景休知真州》诗:“家风自有东阳咏,主道新移北海罇。”清孔尚任《桃花扇·闹榭》:“我与次兄原有主道,正该少申敬意。”
综合释义君主治国之道。《管子·明法》:“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荀子·正论》:“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韩非子·爱臣》:“是以姦臣蕃息,主道衰亡。”《吕氏春秋·分职》:“人主之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谓古代在丧礼中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礼记·檀弓下》:“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録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耳。重,主道也。”郑玄注:“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孔颖达疏:“言始死作重,犹若吉祭木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丧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晋书·礼志中》:“以二瓦器盛始死之祭,繫於木,裹以苇席,置庭中,近南,名为重,今之凶门是其象也。礼,既虞而作主。今未葬,未有主,故以重当之。《礼》称为主道,此其义也。”犹言东道。宋梅尧臣《沉学士景休知真州》诗:“家风自有东阳咏,主道新移北海罇。”清孔尚任《桃花扇·闹榭》:“我与次兄原有主道,正该少申敬意。”
汉语大词典(1).君主治国之道。《管子·明法》:“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荀子·正论》:“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韩非子·爱臣》:“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吕氏春秋·分职》:“人主之不通主道者,则不然。”(2).谓古代在丧礼中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礼记·檀弓下》:“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录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耳。重,主道也。”郑玄注:“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孔颖达疏:“言始死作重,犹若吉祭木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丧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晋书·礼志中》:“以二瓦器盛始死之祭,系于木,裹以苇席,置庭中,近南,名为重,今之凶门是其象也。礼,既虞而作主。今未葬,未有主,故以重当之。《礼》称为主道,此其义也。”(3).犹言东道。宋梅尧臣《沉学士景休知真州》诗:“家风自有东阳咏,主道新移北海樽。”清孔尚任《桃花扇·闹榭》:“我与次兄原有主道,正该少申敬意。”
1.大唐四子、道门七真、佛门五苦、魔宗六神,均是惊才绝艳的不世天才,更有大唐小公主、道门师小妃、魔子拓跋羽这样的天之骄子光芒照耀整个世间。
2.从顺义驿所,到达宜君云阳驿,主道便是一段羊肠深谷,这是去榆绥镇的必经之路,地势比较徒峭,两面墚塬连绵,岔道密如蛛丝。
3.昆明学校对面是一个三岔路口,一条是主道,一条通往互动网城,剩下的一条是进入迷宫般的城中村。
4.再说,我军若是要攻打金国,放着黄河主道不走,却偏偏选了南清河这条岔流,任是谁也说不通。
5.使徒既证明主道,而且传讲,就回耶路撒冷去,一路在撒玛利亚好些村庄传扬福音。
6.那时毓都和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一条宽敞平坦的主道,街边店铺林立,楼宇俨然,人烟喧闹,摩肩擦踵,端的是一个极其繁华的城镇。
7.最后,他驶离主道,来了一个急掉头。
8.读过圣贤书的李知县干脆来个名利兼收,下令从即日起免去对县城主道小摊贩各种捐税的征收,衙役们的薪水由自己直接发下去。
9.今天的主题是“过去与未来交汇之处”,会有一场沿主道行进的花车游行,由唐担任解说。
10.徽宗喜道:“朕身为教主道君皇帝,消除明教,也算是朕对上天的一件功德。
读音:zhǔ
[zhǔ]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