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木报琼
【拼音】:tóu mù bào qióng
【注音】:ㄊㄡˊㄇㄨˋㄅㄠˋㄑㄩㄥˊ
【词性】:成语。
【简体】:投木报琼
【繁体】:投木報瓊
词语解释指朋友往来,相互赠答。投木报琼[tóumùbàoqióng]⒈《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引证解释⒈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引《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张说》:“移公於荆府,积渐至相,由苏得也。今苏屈居益部,公坐庙堂,投木报琼,义将安在?”
汉语大词典《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张说》:“移公于荆府,积渐至相,由苏得也。今苏屈居益部,公坐庙堂,投木报琼,义将安在?”
国语辞典语本《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指朋友往来,相互赠答。投木报琼[tóumùbàoqióng]⒈语本指朋友往来,相互赠答。引《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移公于荆府,积渐至相,由苏得也。今苏屈居益都,公坐庙堂,投木报琼,义将安在?」成语解释投木报琼
辞典修订版语本《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指朋友往来,相互赠答。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移公于荆府,积渐至相,由苏得也。今苏屈居益都,公坐庙堂,投木报琼,义将安在?」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指朋友往来,相互赠答。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移公于荆府,积渐至相,由苏得也。今苏屈居益都,公坐庙堂,投木报琼,义将安在?」
出处《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其他释义木:木瓜;琼:美玉。原指男女恋爱中互赠礼物。后引申为对别人深厚情谊予以酬报。
反义词 忘恩负义
读音:tóu
[tóu]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
(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
(3)(动)投射。
(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
(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
(6)(动)迎合。
(7)(副)临;在…之前。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
读音:bào
[bào]
(1)(动)告诉:~名|~账。
(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
(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
(4)(动)报复:~仇|~怨。
(5)(动)报应:现世~。
(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
(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
(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
(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
读音:qióng
[qióng]
(1)(名)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瑶|~楼玉宇|玉液~浆。
(2)(名)指琼崖(海南岛)或琼州(旧府名;在海南岛上;府治在今琼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