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裹
【拼音】:zhēng guǒ
【注音】:ㄓㄥㄍㄨㄛˇ
【结构】:蒸(上下结构)裹(上中下结构)
词语解释即裹蒸。一种用竹箨裹着糯米﹑糖等物蒸成的食品。蒸裹[zhēngguǒ]⒈即裹蒸。一种用竹箨裹着糯米、糖等物蒸成的食品。
引证解释⒈即裹蒸。一种用竹箨裹着糯米、糖等物蒸成的食品。引唐杜甫《十月一日》诗:“蒸裹如千室,燋糖幸一柈。”
网络解释蒸裹蒸裹,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ēngguǒ,即裹蒸。一种用竹箨裹着糯米﹑糖等物蒸成的食品。
网友释义蒸裹,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ēngguǒ,即裹蒸。一种用竹箨裹着糯米﹑糖等物蒸成的食品。
汉语大词典即裹蒸。一种用竹箨裹着糯米、糖等物蒸成的食品。唐杜甫《十月一日》诗:“蒸裹如千室,燋糖幸一柈。”
其他释义1.即裹蒸。一种用竹箨裹着糯米﹑糖等物蒸成的食品。
读音:zhēng
[zhēng]
(1)(动)蒸发:~气|~馏。
(2)(动)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熟或热:~饭|~锅|~饺|~笼|~馍|~食。
读音:guǒ
[guǒ]
(1)(动)(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
(2)(动)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匪军撤退时;~走了几个村子的人。
(3)(动)〈方〉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