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董
【拼音】:xiào dǒng
【结构】:校(左右结构)董(上下结构)
1.尽管地方选举往往只有最低的参与度,但我坚信为我们当地的学校董事会摇旗呐喊远比为总统投票重要。
2.奎俊儿在教会学校做勤杂工,得到了校董事长亨利的真心追求。
3.部分办学团体由于属校较多,需因应情况分阶段为其属校成立法团校董会。
4.“龙舞九霄,文行天下”,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挂在龙文学校董事长杨勇办公桌对面的墙上,“龙文”两字就是取自其中。
5.经过校董事会的协商,决定对他免予退学处分。
6.在某些校区,也有学校董事会成员与家长对于引进一门外国数学课程表示了质疑。
7.此时的黄兴执教于明德学堂,在学校率先传播民主和民权,甚至在明德学堂校董龙绂瑞寓所中成立了华兴会。
8.祠堂的主要捐资者、麻城博达学校董事长李尧东说,族谱已断了数百年,直到前些年多方查证,接上了李氏自老子李耳开始的族谱。
9.校董事会常委都到齐了,周教授叨陪末座,心里很是不爽,不料一时冲动,弄得学校兴师动众。
10.校董会筚路蓝褛,千方百计复校开学。
读音:xiào,jiào
[xiào]
[ 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 jiào ]1. 比较:校场。
2.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
读音:dǒng
[dǒng]
(1)(动)监督管理。
(2)(名)董事。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