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号谥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号谥

号谥

【拼音】:hào shì

【注音】:ㄏㄠˋㄕˋ

【结构】:号(上下结构)谥(左右结构)

【繁体】:號諡

解释

词语解释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号谥[hàoshì]⒈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

引证解释⒈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引汉司马相如《封禅文》:“继昭夏,崇号諡,畧可道者七十有二君。”《汉书·宣帝纪》:“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諡。”唐刘知几《史通·称谓》:“作者之书事也,乃没吴蜀号諡,呼权备姓名,方於魏邦,悬隔顿尔,惩恶劝善,其义安归?”

网络解释号谥号谥,拼音hàoshì,汉语词语,解释为谥号,出自《封禅文》。

综合释义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汉司马相如《封禅文》:“继昭夏,崇号諡,畧可道者七十有二君。”《汉书·宣帝纪》:“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諡。”唐刘知几《史通·称谓》:“作者之书事也,乃没吴蜀号諡,呼权备姓名,方於魏邦,悬隔顿尔,惩恶劝善,其义安归?”

网友释义号谥是汉语词汇,拼音hàoshì,出自《封禅文》。

汉语大词典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汉司马相如《封禅文》:“继昭夏,崇号谥,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汉书·宣帝纪》:“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唐刘知几《史通·称谓》:“作者之书事也,乃没吴蜀号谥,呼权备姓名,方于魏邦,悬隔顿尔,惩恶劝善,其义安归?”

其他释义1.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

号谥造句更多 >>

1.至于名族不著,昭自方策,号谥聿宣,载伊篇籍。

字义分解

读音:hào,háo

[hào]

[ hào ]

1.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 háo ]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 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

读音:shì

[shì]

名)我国古代;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称号。

号谥相关成语

号谥相关词语

上一个:号愬

下一个:号数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