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忏
【拼音】:liáng wǔ chàn
【注音】:ㄌ一ㄤˊㄨˇㄔㄢˋ
【结构】:梁(上下结构)武(半包围结构)忏(左右结构)
【繁体】:梁武懺
词语解释佛教书《慈悲道场忏法》的别称。相传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病死。梁武帝即位后夜梦郗氏化为蟒。为了替郗氏忏悔罪业,乃集录佛经语句,作成忏法十卷,因称《梁武忏》。后为佛家常用的超度忏法。
基础解释见/'梁皇忏/',佛教书《慈悲道场忏法》的别称。相传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病死。梁武帝即位后夜梦郗氏化为蟒。为了替郗氏忏悔罪业,乃集录佛经语句,作成忏法十卷,因称《梁皇忏》。后为佛家常用的超度忏法。
引证解释⒈见“梁皇懺”。
汉语大词典见“梁皇忏”。《汉语大词典》:梁皇忏(梁皇忏) 拼音:liánghuángchàn佛教书《慈悲道场忏法》的别称。相传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病死。梁武帝即位后夜梦郗氏化为蟒。为了替郗氏忏悔罪业,乃集录佛经语句,作成忏法十卷,因称《梁皇忏》。后为佛家常用的超度忏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过了几日,老和尚果然请了吉祥寺八众僧人来替牛布衣拜了一天的《梁皇忏》。”亦作“梁武忏”。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梁武忏》多看几卷,《消灾咒》胜读几遍。”
其他释义1.见'梁皇忏'。
读音:liáng
[liáng]
(1)(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
(2)(名)通常也指檩:正~|二~|无~殿。
(3)(名)桥:桥~|津~。
(4)(名)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山~。
(5)(名)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6)(名)南朝之一;公元502…557;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
(7)(名)后梁。
(8)(名)(Liánɡ)姓。
读音:wǔ
[wǔ]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
读音:chàn
[chàn]
(1)(名)佛教用语。
(2)(动)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3)(名)僧尼道士代人忏悔时念的经文:~悔|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