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儿
【拼音】:gāo ér
【注音】:ㄍㄠㄦˊ
【结构】:羔(上下结构)儿(独体结构)
【简体】:羔儿
【繁体】:羔兒
词语解释1.即羊羔酒。羔儿[gāoér]⒈即羊羔酒。
基础解释泛指动物的幼崽儿。
引证解释⒈即羊羔酒。参见“羊羔”。引宋陆游《醉中作》诗:“名醖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
综合释义即羊羔酒。宋陆游《醉中作》诗:“名醖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参见“羊羔”。羔儿[gāoér]羊的别称。如:「绿草地上有一群羔儿在吃草。」泛称幼小的兽类。《元朝秘史.卷二》:「如今莫不似飞禽的雏儿般毛羽长了,走兽的羔儿般大了。」
汉语大词典即羊羔酒。宋陆游《醉中作》诗:“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参见“羊羔”。
国语辞典羊的别称,如:「绿草地上有一群羔儿在吃草。」羔儿[gāoér]⒈羊的别称。例如:「绿草地上有一群羔儿在吃草。」⒉泛称幼小的兽类。引《元朝秘史·卷二》:「如今莫不似飞禽的雏儿般毛羽长了,走兽的羔儿般大了。」
辞典修订版羊的别称,如:「绿草地上有一群羔儿在吃草。」泛称幼小的兽类。《元朝秘史.卷二》:「如今莫不似飞禽的雏儿般毛羽长了,走兽的羔儿般大了。」
1.给我来一个,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炉猪、炉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酱肉、香肠、什锦酥盘儿、熏鸡白脸儿。
2.“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诗中羔儿酒即羊羔酒。
3.当时,州郡长吏多借色目人的银子以应付汗廷征税,这种借贷息累数倍,民间称为羊羔儿利,其利滚利,乃至后来许多人卖妻鬻子都不足以偿还。
4.至于香子,每当到了秋末冬初发情寻羔儿的季节,那“喵喵”的叫声吵得猎人一家连一个好觉也睡不成。
5.“自家的羊产下的羔儿要免费送人,舍得吗?”听到问话,郝德英握住记者的手很坚定地说:“公家给咱羊不心疼,咱给别人也不心疼!”。
6.后边的人不知原因看见羔儿满脸是血,都举着拳头吆喊道:血债要用血来还,不让告状还打人!人们推着挤着喊叫着,县委大院里乱成一锅粥。
7.瘦死的羔儿,也是块真羊肉。民谚
8.“自家的羊产下的羔儿要免费送人,舍得吗?”听到问话,郝德英握住记者的手很坚定地说:“公家给咱羊不心疼,咱给别人也不心疼!”。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37080/羔儿造句
9.“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诗中羔儿酒即羊羔酒。(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37080/造句)
读音:gāo
[gāo]
(1)(名)羊羔;小羊。
(2)(名)泛指动物的幼儿。
读音:ér
[é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