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三鼎甲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三鼎甲

三鼎甲

【拼音】:sān dǐng jiǎ

【注音】:ㄙㄢㄉ一ㄥˇㄐ一ㄚˇ

【结构】:三(独体结构)鼎(半包围结构)甲(独体结构)

【简体】:三鼎甲

【繁体】:三鼎甲

解释

词语解释科举时代殿试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世称“三鼎甲”。三鼎甲[sāndǐngjiǎ]⒈科举时代殿试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世称“三鼎甲”。

引证解释⒈科举时代殿试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世称“三鼎甲”。引《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尊府是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冷眼观》第十九回:“国朝以来,文风倒也还説得去,就如三鼎甲都曾见过个把。”

网络解释三鼎甲科举考试选举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综合释义科举时代殿试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世称“三鼎甲”。《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尊府是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冷眼观》第十九回:“国朝以来,文风倒也还説得去,就如三鼎甲都曾见过个把。”三鼎甲[sāndǐngjiǎ]科举殿试一甲共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为「三鼎甲」。《儒林外史.第三零回》:「尊府是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

汉语大词典科举时代殿试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世称“三鼎甲”。《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尊府是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冷眼观》第十九回:“国朝以来,文风倒也还说得去,就如三鼎甲都曾见过个把。”

国语辞典科举殿试一甲共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为「三鼎甲」。三鼎甲[sāndǐngjiǎ]⒈科举殿试一甲共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为「三鼎甲」。引《儒林外史·第三〇回》:「尊府是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

辞典修订版科举殿试一甲共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为「三鼎甲」。《儒林外史.第三零回》:「尊府是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

其他释义1.科举时代殿试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世称'三鼎甲'。

字义分解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dǐng

[dǐng]

(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

(2)(副)正当、正在:~盛。

读音:jiǎ

[jiǎ]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

三鼎甲相关成语

三鼎甲相关词语

包含三鼎甲的歇后语

上一个:调鼎手

下一个:五鼎食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