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命法
【拼音】:shěn mìng fǎ
【注音】:ㄕㄣˇㄇ一ㄥˋㄈㄚˇ
【结构】:沈(左右结构)命(上下结构)法(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古代为督责主管官吏缉捕盗贼而颁布的一种法令。沈命法[shěnmìngfǎ]⒈古代为督责主管官吏缉捕盗贼而颁布的一种法令。
引证解释⒈古代为督责主管官吏缉捕盗贼而颁布的一种法令。引《汉书·酷吏传·咸宣》:“散卒失亡,復聚党阻山川,往往而羣,无可奈何;於是作沉命法,曰:‘羣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沉,没也。敢蔽匿盗贼者,没其命也。”王先谦补注引沉钦韩曰:“与之相连俱死为沉命也。”清钱谦益《大中大夫李君墓志铭》:“邑多盗,以沉命法购捕禽獮无遗种。”
网络解释沈命法沈命法,汉武帝时颁布的法令。以严刑督责和惩治捕盗不力的官吏。《汉书·刑法志》载,武帝时“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盗贼蜂起。“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林,往往而群,无可奈何。于是作沈命法,日‘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汉书·咸宣传》)应劭注:“沈,没也,敢蔽匿盗贼者没其命也。”
综合释义古代为督责主管官吏缉捕盗贼而颁布的一种法令。《汉书·酷吏传·咸宣》:“散卒失亡,復聚党阻山川,往往而羣,无可奈何;於是作沉命法,曰:‘羣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沉,没也。敢蔽匿盗贼者,没其命也。”王先谦补注引沉钦韩曰:“与之相连俱死为沉命也。”清钱谦益《大中大夫李君墓志铭》:“邑多盗,以沉命法购捕禽獮无遗种。”
汉语大词典古代为督责主管官吏缉捕盗贼而颁布的一种法令。《汉书·酷吏传·咸宣》:“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往往而群,无可奈何;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沈,没也。敢蔽匿盗贼者,没其命也。”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曰:“与之相连俱死为沈命也。”清钱谦益《大中大夫李君墓志铭》:“邑多盗,以沈命法购捕禽狝无遗种。”
其他释义1.古代为督责主管官吏缉捕盗贼而颁布的一种法令。
读音:shěn,chén
[shěn]
[ shěn ]1. 通“瀋”。汁:“为榆沈”。
2. “瀋”的简化字。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简称。
3. 姓。
[ chén ]1. 同“沉”。
读音:mìng
[mìng]
(1)(名)生命;性命。
(2)(名)命运
(3)(名):算~。
(4)(名)(动)命令
(5)(名);指派:~驾。
(6)(名)(名)命令
(7)(名);指示:奉~|待~。
(8)(名)(动)给与(名称等):~名|~题。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