尥蹶子
【拼音】:liào juě zi
【注音】:ㄌ一ㄠˋㄐㄩㄝˊㄗˇ
【结构】:尥(半包围结构)蹶(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尥蹶子
【繁体】:尥蹶子
词语解释尥蹶子liàojuězi。(1)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尥蹶子[liàojuězi]⒈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英horse(mule)giveabackwardkick;
基础解释马、骡等动物发怒时,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这马好(hào)~,小心别让它踢着。
网络解释尥蹶子尥蹶子为北方方言,指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有时候说牲口不认真劳作。现意多指对工作或从事的事情失去兴趣或者有抱怨后,直接不干了
网友释义尥蹶子为东北方言,指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有时候说牲口不认真劳作。现意多指对工作或从事的事情失去兴趣或者有抱怨后,直接不干了还有一种解释是撒欢、乱跑,原指小毛驴,小马等高兴的时候欢快地乱跑。以此形容人高兴的时候动作活跃欢快,比平时夸张。
国语辞典马、骡等动物发怒时,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如:「这匹骡子脾气真坏,动不动就尥蹶子。」尥蹶子[liàojuězi]⒈马、骡等动物发怒时,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例如:「这匹骡子脾气真坏,动不动就尥蹶子。」英语(ofmules,horsesetc)tokickbackward,tokickwiththehindlegs,fig.toflareupinanger,todisplaydefiance德语bocken,mitdemHinterhufausschlagen
辞典修订版马、骡等动物发怒时,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如:「这匹骡子脾气真坏,动不动就尥噘子。」
其他释义尥蹶子(蹶juě):牲口后腿向后踢。
1.“图们江”“咋舌”“炉箅子”“黑曜石”“沭河”“尥蹶子”。
2.直到有一次驴子闹脾气,尥蹶子把柳一梦爸爸的手给踢的脱臼了。
3.大母猪吃痛,顿时一阵摇头尥蹶子,变得更不老实了。
4.马儿一时间也吓到了,开始不受控制的尥蹶子,稀溜溜一声长嘶后撒开蹄子就乱跑起来。
5.然后战马尥蹶子,一个华丽丽的二连踢,正中吕晨脑门儿,傻子吕晨顿时被踢得挂掉了。
6.黑马甩了半天,见无法甩开背上的训马师,居然逐渐的温和下来,不再尥蹶子,看来,不论它如何烈性,也要被驯服了。
7.可转念一想,这装病的理由有点太过牵强了吧,再说了,总不能因为一个五公里就尥蹶子不干了吧,这可不符合他倔强的性格。
8.发个章节足的!今儿更了快一万字了吧?好累!明儿个大大们要是还挺我,毛驴就接着尥蹶子!………
9.顾不得自己稀烂的发音,猪王一尥蹶子,喉腔中发出一声正宗的野兽吼叫,随后就像一架小坦克似的冲了过来。
10.这人的表演像是一头尥蹶子的野马。
读音:liào
[liào]
〔尥蹶子〕(…juě·zi)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
读音:jué,juě
[juě]
[ jué ]1. 跌倒。
2. 挫折,失败:一蹶不振。
3. 竭尽,枯竭: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4. 踏,踩。
[ juě ]1. [尥蹶子](liào juě zi)骡、马等用后腿向后踢。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