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瘤
【拼音】:nán liú
【注音】:ㄋㄢˊㄌ一ㄡˊ
【结构】:楠(左右结构)瘤(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枝干纠结盘绕的树木。楠瘤[nánliú]⒈见“楠榴”。
基础解释楠木的瘿瘤。俗称楠木疙瘩。
引证解释⒈见“楠榴”。
汉语大词典见“楠榴”。《汉语大词典》:楠榴 拼音:nánliú亦作“楠瘤”。楠木的瘿瘤。俗称楠木疙瘩。《文选·左思〈吴都赋〉》:“楠榴之木,相思之树。”刘逵注:“南榴,木之盘结者,其盘节文尤好,可以作器。”宋梅尧臣《和王仲仪咏瘿二十韵》:“在木曰楠榴,刳之可为皿。”宋孔平仲《续世说·雅量》:“齐萧铿左右误排楠瘤屏风,倒压其背,颜色不异,言谈无辍。”
读音:nán
[nán]
(名)楠木;大乔木;木材是珍贵的建筑材料;也可以供造船用。产于云南、四川等地。
读音:liú
[liú]
(名)瘤子: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