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子
【拼音】:èr sān zǐ
【注音】:ㄦˋㄙㄢㄗˇ
【结构】:二(独体结构)三(独体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二三子
【繁体】:二三子
词语解释二三子èrsānzǐ。(1)诸位。二三子[èrsānzǐ]⒈诸位。例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英allofyou;
基础解释诸位。
引证解释⒈犹言诸君;几个人。引《论语·八佾》:“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鐸。”南朝梁江淹《杂体诗》:“眷我二三子,辞义丽金雘。”唐韩愈《山石》诗:“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宋梅尧臣《春日游龙门山寺》诗:“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清叶廷琯《鸥波渔话·黄子久别居》:“余居是山,夏初与二三子相羊瀑流间,得芝草三耦。”
网络解释二三子古语。
综合释义犹言诸君;几个人。《论语·八佾》:“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鐸。”南朝梁江淹《杂体诗》:“眷我二三子,辞义丽金雘。”唐韩愈《山石》诗:“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宋梅尧臣《春日游龙门山寺》诗:“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清叶廷琯《鸥波渔话·黄子久别居》:“余居是山,夏初与二三子相羊瀑流间,得芝草三耦。”
汉语大词典犹言诸君;几个人。《论语·八佾》:“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铎。”南朝梁江淹《杂体诗》:“眷我二三子,辞义丽金雘。”唐韩愈《山石》诗:“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宋梅尧臣《春日游龙门山寺》诗:“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清叶廷琯《鸥波渔话·黄子久别居》:“余居是山,夏初与二三子相羊瀑流间,得芝草三耦。”
国语辞典犹言诸位。二三子[èrsānzǐ]⒈犹言诸位。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辞典修订版犹言诸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其他释义1.犹言诸君;几个人。
1.吕祖谦死后,凶讯传来,陆九渊“心裂神碎,与二三子,恸哭萧寺。
2.颜回、子路二三子从夫子游,厄陷陈蔡,绝粒七日,众病莫兴,哀哀以毙。
3.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4.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5.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6.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7.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8.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承伪指而进书,有若崇、竦称莽之功,亦将偪于元祸苟免者耶!昔世祖之创迹旧基,奋羸卒数千,摧莽彊旅四十余万于昆阳之郊。
9.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10.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读音:èr
[èr]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