圬墁
【拼音】:wū màn
【注音】:ㄨㄇㄢˋ
【结构】:圬(左右结构)墁(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亦作'圬镘'。涂饰墙壁,粉刷。
基础解释亦作/'圬镘/',见/'圬墁/'。涂饰墙壁,粉刷。
引证解释⒈亦作“圬鏝”。涂饰墙壁,粉刷。引《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宋邢昺疏:“谓圬墁之,使之平泥也。”《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七年》:“中堂既成,召工圬墁,约钱二百万。”《宋史·陆万友传》:“万友始业圬鏝,既贵达,不忘本。”清冯桂芬《制洋器议》:“圬鏝之役,至贱也,虽中材不屑为也。”
网络解释圬墁圬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ūmàn,是指涂饰墙壁,粉刷。
汉语大词典亦作“圬槾”。亦作“圬镘”。涂饰;粉刷。唐陆羽《茶经·风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记》:“大小屋共七间,凡支坏补缺,垒隤覆漏,圬槾之功必精。”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四:“妾幼年侍父任吴州司寇,既代归……因留诗寺壁。今随夫任端溪,复至此岭,诗已为圬镘者所覆,即命墨于故处。”
其他释义1.亦作'圬镘'。2.涂饰墙壁,粉刷。
读音:wū
[wū]
(1)(名)泥瓦工人用的抹子。
(2)(动)抹墙。
读音:màn
[màn]
(动)把砖、石等铺在地面上:花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