痡毒
【拼音】:pū dú
【注音】:ㄆㄨㄉㄨˊ
【结构】:痡(左上包围结构)毒(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犹毒害。痡毒[pūdú]⒈犹毒害。
引证解释⒈犹毒害。引《明史·阉党传序》:“淫刑痡毒,快其恶正丑直之私。”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其三为咸丰、同治时代。洪杨之难既作,痡毒全国。”
网络解释痡毒痡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ūdú,是犹毒害。
综合释义犹毒害。《明史·阉党传序》:“淫刑痡毒,快其恶正丑直之私。”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其三为咸丰、同治时代。洪杨之难既作,痡毒全国。”痡毒[pūdú]犹毒害。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其三为咸丰、同治时代。洪杨之难既作,痡毒全国。”
汉语大词典犹毒害。《明史·阉党传序》:“淫刑痡毒,快其恶正丑直之私。”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其三为咸丰、同治时代。洪杨之难既作,痡毒全国。”
其他释义1.犹毒害。
读音:pū,pù
[pū]
[ pū ]1. 疲劳致病:“我仆痡矣。”
2. 危害:“作威杀戮,毒痡四海。”
[ pù ]1. 痞病。
读音:dú,dài
[dú]
[ dú ]1.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
2. 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3. 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
4. 恨,以为苦:令人愤毒。
[ dài ]1. 古同“玳”,玳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