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缩
【拼音】:shù suō
【注音】:ㄕㄨˋㄙㄨㄛ
【结构】:束(独体结构)缩(左右结构)
【繁体】:束縮
词语解释犹瑟缩。蜷缩颤抖貌。束缩[shùsuō]⒈犹瑟缩。蜷缩颤抖貌。
引证解释⒈犹瑟缩。蜷缩颤抖貌。引唐陆龟蒙《自怜赋》:“先寒束缩,后燠敷舒。首蓬隆以半散,肢棘瘠而枯疎。”
网络解释束缩shùsuōㄕㄨˋㄙㄨㄛ
网友释义《电影连环画刊小熊维尼》是2010年当代电影杂志社出版的图书。
汉语大词典犹瑟缩。蜷缩颤抖貌。唐陆龟蒙《自怜赋》:“先寒束缩,后燠敷舒。首蓬隆以半散,肢棘瘠而枯疏。”
其他释义1.犹瑟缩。蜷缩颤抖貌。
读音:shù
[shù]
(1)(动)捆缚;系(jì)
(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
(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
(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
(5)姓。
读音:suō,sù
[suō]
[ suō ]1. 向后退,往回收:退缩。畏缩。缩手(喻不敢再做下去)。缩手缩脚(喻做事顾虑多,不大胆)。
2. 由大变小,由长变短:收缩。伸缩。压缩。缩减。缩小。缩编。缩微(指利用照相技术等把文字图像缩成极小的胶卷复制品)。
3. 捆束:“缩版以载”。
4. 直,理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5. 滤酒去渣:缩酒。
[ sù ]1. 〔缩砂密〕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棕色,亦称“缩砂”。种子入中药,称“砂仁”。
2. (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