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府
【拼音】:kuí fǔ
【注音】:ㄎㄨㄟˊㄈㄨˇ
【结构】:夔(上下结构)府(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夔府[kuífǔ]⒈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
引证解释⒈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引唐杜甫《秋兴》诗之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明何景明《渡泸赋》:“襟夔府而控荆门,峙巫峡而流瞿塘。”
网络解释夔府唐朝时期的州治名称,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是古时候的称呼
汉语大词典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唐杜甫《秋兴》诗之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明何景明《渡泸赋》:“襟夔府而控荆门,峙巫峡而流瞿塘。”
其他释义1.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
1.杜甫《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朝士兼戎服。
2.杜甫《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朝士兼戎服.【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3.杜甫《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朝士兼戎服.(www.chazidian.com/zj-159786/造句网)
读音:kuí
[kuí]
1.古代传说中一种形状像龙而只有一足的动物。
2.夔州,古地名,在今重庆奉节一带。
读音:fǔ
[fǔ]
(1)(名)旧时称官吏办理公事的地方;现在称国家政权机关:官~|政~。
(2)(名)旧时官府收藏文书、财物的地方:~库。
(3)(名)旧时称大官、贵族的住宅;现在也称某些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王~|元首~|总统~。
(4)敬辞;尊称对方的家:贵~。
(5)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开封~|济南~。
(6)(Fǔ)姓。〈古〉又同“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