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苦斋
【拼音】:jiù kǔ zhāi
【结构】:救(左右结构)苦(上下结构)斋(上下结构)
【繁体】:救苦齋
【拼音】:jiù kǔ zhāi
词语解释为解脱亡灵及水陆众生苦难而举行的斋僧法会。救苦斋[jiùkǔzhāi]⒈为解脱亡灵及水陆众生苦难而举行的斋僧法会。
引证解释⒈为解脱亡灵及水陆众生苦难而举行的斋僧法会。参见“水陆道场”。引《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是月,都下疫甚,帝於重云殿为百姓设救苦斋,以身为祷。”
网络解释救苦斋救苦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ùkǔzhāi,是指为解脱亡灵及水陆众生苦难而举行的斋僧法会。
网友释义救苦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ùkǔzhāi,是指为解脱亡灵及水陆众生苦难而举行的斋僧法会。
汉语大词典为解脱亡灵及水陆众生苦难而举行的斋僧法会。《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是月,都下疫甚,帝于重云殿为百姓设救苦斋,以身为祷。”参见“水陆道场”。
其他释义1.为解脱亡灵及水陆众生苦难而举行的斋僧法会。
读音:jiù
[jiù]
(1)(动)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命|挽~|营~|搭~|抢~|一定要把他~出来。
(2)(动)援助人、使物免于(灾难、危险):~亡|~荒|~灾|~急。
读音:kǔ
[kǔ]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苦。苦胆。苦瓜。
2. 感觉难受的: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
3. 为某种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①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②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4. 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
5. 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读音:zhāi
[zhāi]
(1)(动)斋戒。
(2)(名)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
(3)(动)舍饭给僧人:~僧。
(4)(名)屋舍: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