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白饧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白饧

白饧

【拼音】:bái xíng

【注音】:ㄅㄞˊㄒ一ㄥˊ

【结构】:白(独体结构)饧(左右结构)

【繁体】:白餳

解释

词语解释用米或杂粮加麦芽或谷芽熬成的一种糖。白饧[báixíng]⒈用米或杂粮加麦芽或谷芽熬成的一种糖。

引证解释⒈用米或杂粮加麦芽或谷芽熬成的一种糖。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饧餔》:“煮白餳法:用白芽散糵佳;其成饼者,则不中用。用不渝釜,渝则餳黑。”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白饧》:“昔在金陵,有一任子为鯁所苦,累日不能饮食,忽见卖白餳者,因买食之,顿觉无恙。”

网络解释白饧米或杂粮加麦芽谷芽熬成的一种糖

综合释义用米或杂粮加麦芽或谷芽熬成的一种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饧餔》:“煮白餳法:用白芽散糵佳;其成饼者,则不中用。用不渝釜,渝则餳黑。”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白饧》:“昔在金陵,有一任子为鯁所苦,累日不能饮食,忽见卖白餳者,因买食之,顿觉无恙。”

网友释义báixíngㄅㄞˊㄒㄧㄥˊ白饧用米或杂粮加麦芽或谷芽熬成的一种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饧哺》:“煮白饧法:用白芽散糵佳;其成饼者,则不中用。用不渝釜,渝则饧黑。”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白饧》:“昔在金陵,有一任子为鲠所苦,累日不能饮食,忽见卖白饧者,因买食之,顿觉无恙。”

汉语大词典用米或杂粮加麦芽或谷芽熬成的一种糖。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饧餔》:“煮白饧法:用白芽散糵佳;其成饼者,则不中用。用不渝釜,渝则饧黑。”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白饧》:“昔在金陵,有一任子为鲠所苦,累日不能饮食,忽见卖白饧者,因买食之,顿觉无恙。”

其他释义1.用米或杂粮加麦芽或谷芽熬成的一种糖。

字义分解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读音:táng,xíng

[xíng]

[ táng ]

麦芽糖:饴饧

面团或糖块变软:这块糖饧了,不好吃。

眼睛半睁半闭,呆滞无神的样子:他眼睛有点饧,想必是困了。

[ xíng ]

同“糖”

白饧相关成语

白饧相关词语

包含白饧的歇后语

上一个:白体

下一个:白头不终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