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
【拼音】:hé bào zhī mù
词语解释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合抱之木,是形容高大的树木。
近义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年树人的教育大业,必须从娃娃抓起。
2.且天下之事业、文章、学问、术艺,未有不积小以成高大,由浅近而臻深远者,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也。
3.合抱之木,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木,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土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4.只要以五色、五声、五气眡其死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华硕的辉煌业绩让世人瞩目,可华硕的每一个员工都依然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
8.你们道家祖师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合抱之木,甚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读音:hé,gě
[hé]
[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gě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读音:bào
[bào]
(1)(动)用手臂围住
(2)(动)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
(3)(动)领养(孩子)。
(4)(动)〈方〉结合在一起:~成团。
(5)(动)〈方〉(衣、鞋)大小合适:这双鞋~脚儿。
(6)(动)心里存着(想法、意见):青年人都~着远大的革命理想。
(7)(量)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草。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