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达摩
【拼音】:pú tí dá mó
【繁体】:菩提達摩
【拼音】:pú tí dá mó
网友释义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印度人,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据《景德传灯录》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即禅宗的创始人。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大都系后人所托。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梁武大同二年圆寂,终年150岁。
法语Bodhidharma
辞典修订版中国禅宗初祖。南印度婆罗门人,出家后倾心于大乘佛法。梁武帝普通年到达广州,后至北魏,所到之处,以禅法教人。游嵩山少林寺,在那儿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为「壁观婆罗门」。以二入四行为思想内容。达摩的事迹,随着禅宗的发展,渐趋神异,并成为中国画家所爱的画题。在通俗侠义小说中,菩提达摩也成了少林武功的创始者。
读音:pú
[pú]
见〔菩萨〕。
读音:tí,dī
[tí]
[ tí ]1.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
2.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
3. 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
4.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
5. 率领,调遣:提兵。
6. 取出:提取。提货。
7.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8.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
9. 古代鼓名:“师帅执提”。
10. 姓。
[ dī ]1. 〔提防〕小心防备。
读音:dá
[dá]
(1)(动)通;到:四通八~。
(2)(动)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事理。
(3)(动)达到、实现:目的已~到。
(4)(动)告知;表达:转~。
(5)(形)旧时称人得到显要的地位:显~。
(6)姓。
读音:mó,mā
[mó]
[ mó ]1. 擦,蹭,接触:摩擦。摩天。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摩肩接踵。摩顶放踵。
2. 摸,抚:摩弄。摩挲(suō)
3. 研究,切磋:观摩。揣摩(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
4. 古同“磨”,磨擦。
[ mā ]1. 〔摩挲(mā sā/mó suō)〕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