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四知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四知

四知

【拼音】:sì zhī

【注音】:ㄙˋㄓ

【结构】:四(独体结构)知(左右结构)

【简体】:四知

【繁体】:四知

解释

词语解释《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引证解释⒈《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引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隋书·韦世康传》:“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旧唐书·良吏传下·李尚隐》:“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亦作“四知金”。唐杜甫《风疾舟中奉呈湖南亲友》诗:“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清赵翼《入耳赃》诗:“四知金到虽麾去,已是人间入耳贜。”

网络解释四知“四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多重含义。最著名的是“杨震四知”,此外还有“易经四知”,“佛教四知”等

综合释义《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隋书·韦世康传》:“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旧唐书·良吏传下·李尚隐》:“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亦作“四知金”。唐杜甫《风疾舟中奉呈湖南亲友》诗:“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清赵翼《入耳赃》诗:“四知金到虽麾去,已是人间入耳贜。”

汉语大词典《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隋书·韦世康传》:“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旧唐书·良吏传下·李尚隐》:“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亦作“四知金”。唐杜甫《风疾舟中奉呈湖南亲友》诗:“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清赵翼《入耳赃》诗:“四知金到虽麾去,已是人间入耳赃。”

国语辞典东汉杨震任太守时,昌邑县令王密夜间送十斤黄金予杨,谓深夜无人知晓。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不接受王密馈赠。见《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

其他释义1.《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

四知造句更多 >>

1.同时精选“一钱太守、二不尚书、三汤巡抚、四知先生”四位古代清廉典范和抚宁本地廉吏翟鹏、张巨两位务实为民的故事,对历史上的清官廉吏进行宣传。

2.古往今来,“慎独”始终是志士仁人道德修养的重要门径,东汉时期的“杨震四知”便是“慎独”的典范,不因“暮夜无知者”而收受礼金,时刻自省自律。

3.随即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张四知老匹夫名声太差,薛国观虽然利欲熏心,却也极是爱惜自身羽毛,不会与他为伍。

4.难道这厮要改换门庭,去投那老匹夫?随即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张四知老匹夫名声太差,薛国观虽然利欲熏心,却也极是爱惜自身羽毛,不会与他为伍。

5.除了人们熟悉的“半鸭知县”于成龙、“一钱太守”刘宠、“三汤巡抚”汤斌、“四知先生”杨震外,笔者又整理了一些,以飨读者。

6.想起那晚潴龙河畔所闻,魏四知道这黄胖子是某一教的香主,教主有难,听令前往京城营救。

7.“拔葵去织”是不留自留地,不与民争利的意思;“三惑”是指酒、色、财三种惑人之物;“四知”则是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8.因而,后人称杨震为“四知先生”或“四知太守”,弘农杨氏则将“四知”作为本族宗祠的堂号,敦勉后裔。

9.朕惟国家敷治,简贤道先,保障人臣,奉公奏最,节重清勤,苟四知之克严,历终身而弗替,宠褒宜贲,恩恤用昭。

10.目的:为确保四知堂药酒的疗效和用药安全.

字义分解

读音:sì

[sì]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

1. 古同“智”,智慧。

四知相关成语

四知相关词语

关于四知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四隅

下一个:四合院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