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
网友释义《汉语史稿》是王力著语言文字著作,于1957年首次出版。《汉语史稿》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分上、中、下3册,依据保存到当下的古代经、史、子、集、诗词、小说、俗语、小学著作及现代方言,汲取了前代小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注重语言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与各方面的联系,用归纳总结的方法,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系统地描述了上古、中古、近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发展、现代汉语的形成的基本状况。该书第一次从历史角度出发,把语言的发展变化放在历史进程中来考察,从而揭示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汉语的面貌,是中国从语言史角度系统地研究汉语的开创性尝试。《汉语史稿》试图从语言史的角度系统地研究汉语,它以文学语...
读音:hàn
[]
(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参看〔西汉〕、〔东汉〕。
(2)(名)后汉。
(3)(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1360—1363)。
(4)(名)汉族:~人|~语。
(5)(名)男子:老~|好~|英雄~|彪形大~。
(6)(名)指银河:银~。
读音:yǔ,yù
[]
[ yǔ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 yù ]1. 告诉:不以语人。
读音:shǐ
[]
(1)(名)历史:~学。
(2)(名)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
(3)姓。
读音:gǎo
[]
(1)(名)〈书〉谷类植物的茎:~荐。
(2)(名)(~儿)稿子:手~|定~|~纸|打个~儿|心里也没有个~儿(心中无数)。
(3)(名)外发公文的草稿: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