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彝
【拼音】:dǐng yí
【结构】:鼎(半包围结构)彝(上中下结构)
【简体】:鼎彝
【繁体】:鼎彝
【拼音】:dǐng yí
词语解释亦作“鼎彝”。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鼎彝[dǐngyí]⒈见“鼎彝”。
引证解释⒈亦作“鼎彝”。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引汉许慎《<说文解字>叙》:“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前郡尹温太真、刘真长,或功铭鼎彝,或德标素尚。”李善注:“《礼记》曰:鼎有铭,铭者,论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勋劳,而酌之祭器。《左氏传》:臧武仲曰: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铭其功,以示子孙。”宋王安石《韩忠献挽辞》之二:“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鼎彝、泉币、碑版、壁画、雕塑、古陶器之类,虽缺乏系统的整理,材料确是不少了。”
网络解释鼎彝鼎彝,亦作“鼎彜”。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网友释义鼎彝,汉语词语,拼音是dǐngyí,意思是古代宗庙中的祭器,上刻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烹饪的器具;见'鼎彝'。
汉语大词典亦作“鼎彝”。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汉许慎《〈说文解字〉叙》:“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前郡尹温太真、刘真长,或功铭鼎彝,或德标素尚。”李善注:“《礼记》曰:鼎有铭,铭者,论撰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勋劳,而酌之祭器。《左氏传》:臧武仲曰: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铭其功,以示子孙。”宋王安石《韩忠献挽辞》之二:“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鼎彝、泉币、碑版、壁画、雕塑、古陶器之类,虽缺乏系统的整理,材料确是不少了。”
国语辞典古代宗庙中的祭器,上刻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鼎彝[dǐngyí]⒈古代宗庙中的祭器,上刻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引《宋书·卷四二·刘穆之传》:「秉德佐命,翼亮景业,谋猷经远,元勋克茂,功铭鼎彝,义彰典策。」⒉烹饪的器具。引明·于谦〈咏煤炭〉诗:「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辞典修订版古代宗庙中的祭器,上刻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宋书.卷四二.刘穆之传》:「秉德佐命,翼亮景业,谋猷经远,元勋克茂,功铭鼎彝,义彰典策。」烹饪的器具。明.于谦〈咏煤炭〉诗:「爝火燃回春浩浩,洪鑪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其他释义1.见'鼎彝'。
1.乾隆年间修志,改称“珉碣银钩”,洪肇楙以“晶莹仿佛临屏镜,钩勒分明重鼎彝”,形容碑之石与刻。
2.李敖的父亲李鼎彝小名季恒,字玑衡,一八九九年生。
3.此外,西泠印社中人“上自鼎彝碑碣,下至印玺泉刀,无不博采旁搜,藉资考古”,承担了保存文物、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4.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5.幽远集-十七令,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閒,仗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鼎彝令人古。陈继儒
6.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7.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8.李敖的父亲李鼎彝小名季恒,字玑衡,1899年生。
9.夫妇俩校雠铅椠,摩挲鼎彝,染翰操觚,编纂《金石录》。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
10.夫妇俩校雠铅椠,摩挲鼎彝,染翰操觚,编纂《金石录》。[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22729/鼎彝造句]
读音:dǐng
[dǐng]
(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
(2)(副)正当、正在:~盛。
读音:yí
[yí]
(1)(名)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器|鼎~。
(2)(名)〈书〉法度;常规:~准。
(3)(名)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