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攘
【拼音】:kuáng rǎng
【注音】:ㄎㄨㄤˊㄖㄤˇ
【结构】:狂(左右结构)攘(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纷乱貌。2.猖狂作乱。狂攘[kuángrǎng]⒈纷乱貌。⒉猖狂作乱。
基础解释纷乱貌。猖狂作乱。
引证解释⒈纷乱貌。引《楚辞·严忌<哀时命>》:“摡尘垢之狂攘兮,除秽累而反真。”朱熹集注:“狂攘,乱貌。”汉马融《围棋赋》:“狂攘相救兮,先后并没。”⒉猖狂作乱。引唐皮日休《新城三老董公赞》:“项氏狂攘,贼我怀王。”
网络解释狂攘【词语】:狂攘
综合释义纷乱貌。《楚辞·严忌<哀时命>》:“摡尘垢之狂攘兮,除秽累而反真。”朱熹集注:“狂攘,乱貌。”汉马融《围棋赋》:“狂攘相救兮,先后并没。”猖狂作乱。唐皮日休《新城三老董公赞》:“项氏狂攘,贼我怀王。”
网友释义【词语】:狂攘【释义】:1.纷乱貌。2.猖狂作乱。
汉语大词典(1).纷乱貌。《楚辞·严忌〈哀时命〉》:“摡尘垢之狂攘兮,除秽累而反真。”朱熹集注:“狂攘,乱貌。”汉马融《围棋赋》:“狂攘相救兮,先后并没。”(2).猖狂作乱。唐皮日休《新城三老董公赞》:“项氏狂攘,贼我怀王。”
读音:kuáng
[kuáng]
(1)(形)精神失常;疯狂:发~|丧心病~。
(2)(形)猛烈;声势大:~风|~奔的马。
(3)(形)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喜|~欢。
(4)(形)狂妄:~言。
读音:rǎng
[rǎng]
(1)(动〈书〉
(2)排斥:~除|~外。
(3)抢:~夺。
(4)捋起(袖子):~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