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国民主义
【拼音】:jūn guó mín zhǔ yì
词语解释⒈ 见“军国主义”。
基础解释见/'军国主义/',一种以军事领导政治,以武德为立国基础的思想、制度、政策。其对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压迫,并进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则肆意掠夺、扩张势力范围、主动挑起战争,以并吞邻国。如二次大战前夕的日本和德国等。
汉语大词典见“军国主义”。《汉语大词典》:军国主义(军国主义) 拼音:jūnguózhǔy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一切为了侵略扩张的黩武思想和行为。瞿秋白《赤都心史》三五:“‘此间是军国主义式的统治,医生独裁制……’科学的威权最高无上。”亦称“军国民主义”。蔡元培《在北京政学会之演说》:“其实法国科学亦甚为发达,所以不如德之故,盖因德为帝国,系持军国民主义。”鲁迅《坟·寡妇主义》:“半年以后,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师资就不在少数了,还带着教育上的各种主义,如军国民主义,尊王攘夷主义之类。”
其他释义1.见'军国主义'。
1.“凡中小学堂各种教科书,必寓军国民主义,俾儿童熟见而习闻之。
读音:jūn
[jūn]
(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
(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mín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读音:zhǔ
[zhǔ]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