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
【拼音】:gān hàn
【注音】:ㄍㄢㄏㄢˋ
【词性】:形容词。
【结构】:干(独体结构)旱(上下结构)
【繁体】:乾旱
词语解释干旱gānhàn。(1)没有降水或降水太少,使土壤天气干燥。干旱[gānhàn]⒈没有降水或降水太少,使土壤天气干燥。例战胜干旱夺得丰产。英dryspell;drought;
基础解释(形)因雨量不充足而土壤、气候干燥。
引证解释⒈谓雨量不足,气候干燥。引唐杜甫《柴门》诗:“东城乾旱天,其气如焚柴。”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我想这男儿受困遭磨难,恰便似蛟龙未济逢乾旱。”陶铸《松树的风格》:“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网络解释干旱(气象学用语)干旱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综合释义谓雨量不足,气候干燥。唐杜甫《柴门》诗:“东城乾旱天,其气如焚柴。”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我想这男儿受困遭磨难,恰便似蛟龙未济逢乾旱。”陶铸《松树的风格》:“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汉语大词典谓雨量不足,气候干燥。唐杜甫《柴门》:“东城乾旱天,其气如焚柴。”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我想这男儿受困遭磨难,恰便似蛟龙未济逢乾旱。”陶铸《松树的风格》:“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国语辞典因降雨量过少或水源不足,导致土壤、气候太过干燥。干旱[gānhàn]⒈因降雨量过少或水源不足,导致土壤、气候太过干燥。引《西游记·第三七回》:「天年干旱,草子不生,民皆饥死,甚是伤情。」反水涝
英语arid regiondrydroughtsspring droughtdroughtydroughtariditydry spell
法语sécheresse、aride
其他释义因降水不足而土壤、气候干燥。
1.这几年北方连续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2.干旱的土地,我们为你祈祷,愿水再次流淌在你身上,滋养你干渴的子民。
3.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与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纬度地区将会因气候变暖使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将退化成草原;高纬度地区则会因变暖而增加降水,温带作物将可以在此安家。但就全球来看,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得到好处的仅是局部某些地区。
4.当海水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有大面积的陆地处于长年的干旱状态,陆地生物会大量灭绝,从而危及人类的存活。
5.炎热和干旱使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6.今年干旱,雨量稀少。
7.上帝回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人所愿的世界。
8.由于长期干旱,田里的蔬菜全都枯萎了。
9.今年一冬无雨,出现了罕见的干旱天气。
10.由于气候异常,非洲许多地方已经干旱得赤地千里了!
读音:gān,gàn
[gān]
[ gān ]1.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 个数: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 〔干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 gàn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 做: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
读音:hàn
[hàn]
(1)(形)没有降水或降水太少(多跟‘涝’相对):~灾|天~|防~|抗~|庄稼~了。
(2)(形)跟水无关的:~烟|~伞。
(3)(形)非水田的;陆地上的:~地|~稻|~獭|~船。
(4)(形)指陆地交通:~路。